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管    中国质量报刊社主办
  • 分享链接
  • 舆情秘书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六版

买菜看“体检报告” 吃着更放心

2025-01-07 15:44:40 中国质量报

买菜看“体检报告” 吃着更放心

湖北武汉初步建成食用农产品安全信息追溯体系

□ 蔡 青 本报记者 张 华

近日,湖北省武汉市市民李女士在武汉市百大鲜生洪广市集买了把芹菜后,用手机扫描小票上的二维码,立刻收到芹菜批发商的营业执照、手机号码及自我承诺等信息。“能查到蔬菜的‘体检报告’,吃起来就放心多了。”李女士说。

目前,武汉已建成并运行食用农产品食品安全信息追溯体系,覆盖该市6家农副产品批发市场、9家连锁超市、4家生鲜电商及60余家农贸市场,涉及蔬菜(含人工种植的食用菌)、水果、茶鲜叶、畜禽肉、禽蛋、养殖水产品六大类产品。市民扫码即可实现“信息可追溯、产地可查询、安全有保障”。

冬季正是腌制鱼肉的季节,前往武汉市白沙州农副产品批发大市场批发鱼的采购商排起了长队。人们注意到,每家商行都有一个“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码”,扫描后,商行和鱼类信息一目了然。

据该市场负责人介绍,市场300多家批发商户都公示了包括经营户、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检验检测情况等信息在内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码”。食用农产品从入场时市场管理方就启动查验、收集质量安全信息流程,每日更新,并汇总到武汉市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同时,将信息码印制在产品的“销售一票通”上。

目前,武汉市6家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供应了武汉市场八成以上的肉菜,1454家经营户全部实现“一户一码”。这就意味着市民“菜篮子”里的大部分肉菜有了安全“身份证”。

在百大鲜生洪广市集内,130多家摊位销售的食用农产品,均可打印出带有追溯码的价签。

据武汉市市场监管局食品流通处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营户在批发市场进货时,均被要求留存“销售一票通”。若经营户不能提供当日进货票据和食品安全信息二维码,不能开门营业。目前,该市60余家农贸市场均实现查验和票据留存。对于农民自产自销、无法提供承诺达标合格证或检测合格证明的情况,市场管理方将对这些食用农产品进行抽样快检,检测结果在市场内公示。

在武汉市汉口黄孝河路中百仓储店内,醒目处均已张贴食品安全信息追溯二维码“先扫鲜知道”,顾客只需几秒钟便能获得商品的溯源信息。

2024年10月,中百仓储建成食用农产品食品安全信息追溯体系,所有进场商品都要接受查验,超市方留存进货凭证和承诺达标合格证,并归集成食品安全信息二维码,提供给消费者追溯查询。

据了解,除连锁超市外,武汉生鲜电商,如小象超市、朴朴等,也建立了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系统,消费者通过App上的相关链接实现查询追溯。

据武汉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过一年多的建设,武汉食用农产品食品安全信息追溯体系基本实现流通环节全覆盖。接下来,该市将整合现有农批市场到农贸市场、连锁超市、食品电商的追溯系统,搭建该市统一的食用农产品信息追溯平台,一码通行,并实现食品安全数据实时上传和线上实时监管,最大限度保障食品安全。

(责任编辑:加贺)
查看往日报刊
相关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