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点我检”5年抽检98万批次
封存下架召回不合格食品1200余吨
□ 本报记者 王 嘉
1月2日,记者从市场监管总局召开的食品安全“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民意征集系统(以下简称“‘你点我检’系统”)正式上线新闻发布会获悉,5年来,全国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共举办“你点我检”活动7200余场次,收集问卷约1791万份,抽检量达到98万批次,参与人数累计达到2970万人次。
据了解,通过民意征集,市场监管部门加大了对乳制品、饮料、酒类等公众关注食品的抽检力度,有针对性地安排抽检乳制品2.4万批次、饮料3.7万批次、酒类3.2万批次,发现不合格食品500余批次。针对发现的不合格食品,及时开展核查处置,封存下架召回不合格食品1200余吨,罚没款1.76亿元,移送公安机关230余件。有针对性地安排婴幼儿配方乳粉和保健食品抽检,较好地保障了“一老一小”食品安全,共开展“你点我检”进校园活动2400余场次、进养老机构600余场次。
“我们公开征集老百姓关注的食品品种、检验项目、抽样场所等建议,就是倡导‘老百姓关心什么我们就检什么’,使消费者变身为食品安全工作的参与者、见证者和监督者。”市场监管总局食品安全总监、食品抽检司司长孙会川表示。
自2020年以来,市场监管总局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效于民,在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中创新探索“开门办抽检”,组织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开展“你点我检”活动。聚焦“一老一小”食品、校园食品、大宗食品、节令食品等重点食品品种,通过进校园、进市场、进社区、进乡村等活动,广泛了解群众关切。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还深入景区、网红餐厅、文化节等消费新场景,开展“直播+‘你点我检’”活动,吸引消费者对食品新业态、新场景进行“云监督”,并积极邀请消费者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记者参加“实验室开放日”“直播抽检”等活动,推进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2024年,为进一步推进“你点我检”活动的开展,市场监管总局组织开发了全国统一的“你点我检”系统,并经过40多天试运行。
根据近年来全国“你点我检”活动收集情况,消费者关心的食品品种主要集中在食用农产品、餐饮食品、粮食加工品、调味品、糕点、饮料、肉制品、酒类、食用油、乳制品等10类。
在发布会上,针对消费者普遍关心的市场监管部门收集到建议后如何组织抽检,市场监管总局食品抽检司副司长吴莉梅介绍说,通常采取“六步工作法”组织开展抽检:纳入计划,市场监管部门将消费者点选的食品品种、检验项目、抽样场所等内容,纳入各地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计划,部署实施;组织抽样,安排具备法定资质条件的食品检验机构,严格按照监督抽检程序和要求,到市场通过购买方式随机抽取样品,并适时邀请消费者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记者等参与;科学检验,抽取的样品委托具备法定资质条件的食品检验机构,严格按照规定进行科学严谨的检验;信息公布,各地市场监管部门通过官网等渠道,向社会公布抽检结果;核查处置,对于不合格食品,属地市场监管部门按照核查处置程序,依法开展核查处置工作,并督促有关食品生产经营者及时下架召回不合格食品;科普宣传,市场监管部门通过多种渠道发布食品安全消费提示,开展科普宣传,邀请专家解疑释惑,切实增强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理性认知和直观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