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性贸易措施领域3项国家标准发布
今年6月起实施
本报讯 (记者何 可)技术性贸易措施工作对消除我国产品出口遭遇的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至关重要。近日,GB/T 44974—2024《技术性贸易措施 术语》、GB/T 44975—2024《技术性贸易措施 通报要求》和GB/T 44976—2024《技术性贸易措施 评议指南》3项技术性贸易措施领域国家标准经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并将于2025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
《技术性贸易措施 术语》标准界定了基于WTO(世界贸易组织)TBT(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和SPS(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相关的关键术语及定义,涵盖了相关组织、谈判回合、WTO核心原则、工作机制、TBT、SPS、技术法规、标准及合格评定等多方面核心术语。据了解,技术性贸易措施工作涉及很多专业词汇和术语,由于缺乏统一的术语和定义而导致同一个英语词汇在不同部门和不同人翻译和应用中存在混乱,影响了技术性贸易措施工作的规范性。该标准通过进一步明确常用术语定义,对相关工作者准确使用技术性贸易措施规范性术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技术性贸易措施 评议指南》提供了技术性贸易措施评议主体、评议流程、措施跟踪、措施发布、措施筛选、组织评议、意见形成、意见处理、意见跟踪、后续跟进、评议管理等方面的指南。据介绍,评议是WTO成员的一项重要权利。但是大部分我国利益相关方不知道评议是什么,为什么要评议,怎么去评议。该标准针对技术性贸易措施表现形式多样、技术要求复杂等特点,提出了一套普遍适用的评议方法,既能够为技术性贸易措施评议工作提供指导,又能够启发出口企业等利益相关方开展具体评议工作,从而提高评议工作的针对性与创新性。
《技术性贸易措施 通报要求》界定了国内技术性贸易措施通报的术语和定义,规定了通报实施主体、通报依据、通报时间、通报流程、通报种类选择、通报类型选择、通报内容填写、通报申请、通报审核、通报提交的要求。据了解,我国正式加入WTO以来,始终积极履行技术性贸易措施透明度义务,截至2024年11月30日已向WTO通报3506件。对技术性贸易措施通报的程序和内容进行统一规范,能进一步强化技术性贸易措施通报工作,更好履行透明度义务。该标准的实施能提升我国对外通报工作合规水平,显示我国对履行WTO透明度规则的责任与担当,进一步展现出我国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坚定立场和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