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王 越
2024年12月30日,“湾区认证”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助力“百千万工程”研讨会在广东省广州市召开。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湾区认证”开发农食产品类项目40项,为高品质农食产品发放“湾区认证”证书60张。
近年来,广东省市场监管部门认真落实市场监管总局和广东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深入开展质量认证下乡活动,支持广东粤港澳大湾区认证促进中心整合优质认证资源,立足县镇村资源禀赋,大力推进高品质农食产品“湾区认证”工作,指导生产经营者加强农食产品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等全链条各环节质量管控,创新引入质量信息公示、高额承诺赔付、销售商首负责任等制度,压实从产品生产源头到销售终端全链条主体责任,帮助“湾区认证”产品实现供需对接,引导行业从“卷价格”向“拼质量”转变,推动质量认证与城乡消费升级、特色优势产业转型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深度融合。
今年以来,“湾区认证”开发农食产品类“湾区认证”项目40项,为高品质农食产品发放“湾区认证”证书60张。一批高品质农食产品借助“湾区认证”走进了连锁商超和餐饮店,不仅消除了农食产品质量安全隐患,还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
广东粤港澳大湾区认证促进中心组织粤港澳淡水鱼养殖技术专家、检测认证机构和有关企业,制定《淡水水产品湾区认证技术规范》《淡水鱼“顺德鱼生”湾区认证技术规范》等技术文件,对淡水鱼养殖、储运、鱼生制作等各环节进行标准规范,帮助相关经营者按照技术规范实施技术改造,提升全过程质量管控能力,确保获得“湾区认证”的水产品质量安全。
在广东省纵向帮扶工作队的推动下,新丰县小正新绿源蔬菜专业合作社种植的“迷你小冬瓜”实施“湾区认证”后,采用更加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实现了品质提升,顺利进入某大型连锁商超,受到消费者热捧,销量大幅提升,成为畅销产品。
获得“湾区认证”的某豆芽生产企业,严格按照《农食产品湾区认证实施通则》《豆芽湾区认证实施规则》《豆芽湾区认证技术规范》系列“湾区认证”技术文件要求种植生产豆芽,产品质量符合粤港澳三地市场准入要求,很受市场欢迎。该企业有了“湾区认证”加持后,品牌识别度进一步提升,豆芽产品同时供应大湾区多个商超,市场销量同比2023年增长了25%。
据了解,“湾区认证”是在市场监管总局和粤港澳三地政府有关部门指导下,由三地认证机构等经营主体,在工业消费品、农食产品和服务业等领域,基于粤港澳大湾区共通执行标准,以粤港澳认证联盟形式开展的高端品质认证活动。“湾区认证”坚持粤港澳共商、共享、共治,有力推动了内地和港澳地区检测认证规则对接和融合发展。2023年12月19日,粤港澳三地共同公布了“湾区认证”首批项目。截至目前,三地共同开发“湾区认证”项目56项,发放“湾区认证”证书106张,覆盖工业消费品、农食产品和服务业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