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徐建华 实习记者 徐雅臣
近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2024中国物流平台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随着政策环境持续向好,网络货运企业经营更加规范,成为公路运输领域有效降低物流成本的重要支撑力量。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总经济师崔忠付认为,网络货运是平台经济在公路运输领域的具体表现形式,是新质生产力的具体体现。网络货运通过互联网整合配置运力资源,实现从“层层转包”到“直采到车”,改变了公路运输领域长期存在的“散、小、乱”现象,通过减少中间环节有效降低运输成本。
数据显示,今年前3季度,社会物流总费用为13.4万亿元,其中运输费用7.5万亿元,占比55.9%。运输费用中,公路运输费用占运输总费用的比例约为75%,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比例约为40%。北京交通大学交通信息管理工程系党支部书记、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大数据分会副秘书长沈孟如在接受《中国质量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降低公路运输成本,对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意义重大,网络货运平台的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根据报告,全国已有3286家企业取得了网络货运经营资质,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同时,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标志着以交易为核心的网络货运业态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重点企业调查显示,部分供应链核心企业通过使用网络货运平台,使公路运输成本降低了6%~8%。
此外,国家在交通物流降本增效方面频频发力。11月27日,《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公开发布。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负责人孟晓喻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交通物流对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起着先导性、基础性和保障性作用。交通运输部会同相关部门印发《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行动计划》及铁路、公路、水运、民航、邮政分领域的细化实施方案,构建了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的政策框架体系,多措并举,全力以赴推进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有效降低全社会的物流成本。这些举措为公路运输的高质量发展和降本增效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在公路运输发展进程中,绿色转型正成为新的时代命题。“随着政策环境持续向好,行业发展将更加规范,公路运输绿色转型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有助于实现技术性降本增效。”沈孟如认为,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公路运输提供了更多的绿色选择。电动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等新能源车辆性能不断提升,成本逐渐降低,将逐渐成为公路运输的重要力量。同时,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将为公路运输绿色转型提供有力支撑。通过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可以实现对运输车辆的实时监控和调度,优化运输路线,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排放。
“值得注意的是,排放、能效和基础设施的质量标准将发生较大变化和提高。”沈孟如补充说,环保排放标准将从现有的国六标准向更高标准发展,规范碳排放核算方法和标准,对公路运输的碳排放进行准确评估和核查。在能效方面将推广使用低碳燃料,提高车辆的燃油经济性标准并加强车辆能效测试和认证。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将制定相关标准规范新能源汽车、节能型车辆等绿色交通装备行驶运输,完善绿色公路的设计、施工和养护等环节标准。
为确保公路运输绿色化相关标准有效实施,沈孟如建议,首先要强化政策引导与激励,制定和实施对碳排放征税、对清洁能源生产研发补贴等政策措施,完善公路运输绿色化管理机制。其次要完善绿色交通标准体系,推动公路基础设施“双碳”系列标准研究,制定和完善公路碳排放核算、低碳管理、公路绿化等相关标准。最后还要加强监督与评估,建立健全公路运输绿色化质量监督机制,基于碳排放和能效数据,定期评估绿色标准实施效果并进行调整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