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步就要符合规范,别走弯路”
——辽宁辽阳市市场监管局助力国企多元化发展纪实
□ 本报记者 乔燕强
“2月立项,赶在饮用瓶装水销售旺季前取得食品相关产品生产许可证,6月通过辽宁省市场监管局现场审查并投产,到目前营收110万元,已经收回硬件投入成本并实现盈利。这一切多亏辽阳市市场监管局指导帮扶。否则,我们就像冷手抓热馒头,一年也搞不起来,更别说短时间内有这么好的成果。”近日,辽阳市润泽饮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辽阳润泽”)负责人高维固告诉记者。
辽阳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水务集团”)是地方国有中型公益性企业,担负着保障辽阳市辖区生产、生活用水任务。今年2月,辽阳市委、市政府倡导深化国企改革、深挖国企潜能。水务集团勇于尝试多元化经营方式,决定上马辽阳润泽项目,开拓瓶装饮用水市场。
为了节约成本,辽阳润泽就地取材,车间、库房、实验室利用现有房源进行改造,选用在职职工6人,均不具备生产、管理和化验业务知识和技能。
设施设备从哪儿采购?如何配置符合食品生产要求?人员到哪儿进行岗前培训?食品相关产品生产许可证如何办理?面对一系列难题,高维固向辽阳市市场监管局请求帮助。
辽阳市市场监管局主要负责人第一时间主动上门,了解项目规划筹备情况,表达积极帮扶的明确态度,从而坚定了辽阳润泽的发展信心。
随后,该局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科科长候士英带队深入企业现场,先后邀请专家6人次,按照食品相关产品生产许可实施细则要求,指导企业开展厂区环境、生产车间、库房、检验室等场所改造,按需配置消毒、实验、清洁等设备,与饮用水安全生产要求的设施设备最大限度兼容使用,避免了企业重复建设、重复投入。
“一起步就要符合规范,别走弯路。这是侯科长在现场叮嘱最多的话。”辽阳润泽安全生产总监李志军说。
辽阳润泽筹建过程中,辽阳市市场监管部门借助全市“大企携小企 协同共发展”行动,搭建互助平台,协调企业先后与辽阳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辽阳富丽塑料制品有限公司、辽阳市文圣区明腾塑料厂建立合作关系,为其管理、生产、实验等关键岗位人员提供见习机会,6人跟班学习累计20余天,在较短时间内,这些人员业务能力基本满足了质量管控要求。
同时,辽阳市市场监管局还为企业牵线搭桥,从本地辽阳吹易包装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引进CY-A600吹易全自动吹瓶机,每小时可生产聚酯(PET)无汽饮料瓶1700个,为企业节省设备购买成本1.5万元。
目前,辽阳润泽累计生产聚酯(PET)无汽饮料瓶近百万个,仅此一项节省生产成本两万余元。
辽阳市市场监管部门还从企业生产实际出发,对照食品相关产品生产许可实施细则和生产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要求,指导企业从原辅料控制、生产过程控制、出厂检验、不合格品控制、产品追溯、产品召回、主体责任落实等关键环节入手,全方位建立质量管控体系,完善相关制度23项。
企业开始生产后,辽阳市市场监管部门以落实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为抓手,先后3次深入企业进行帮扶,跟踪指导企业质量安全总监和质量安全员履行好职责,确保“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有效落实,以保证饮水质量安全。
【质量技术帮扶“提质强企”·各地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