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强链补链延链上持续发力
河南全力推动质量整体提升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 孙 博 本报记者 孙中杰
2024年,河南省市场监管系统紧扣质量强省战略,在强链补链延链工作上全面发力,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全省各地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一系列创新举措成效初显,勾勒出中原大地产业升级、经济跃升的蓬勃景象。
在营商环境关键领域,河南聚焦综合配套改革“1+3”(一个主导产业加三个酸碱产业)方案持续攻坚。食品行业率先尝鲜“一业一证”改革,大幅缩减企业办证流程;“个转企”直接登记改革助力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破产(清算)企业登记便利化改革则破解注销难题,盘活市场资源。在质量强链补链延链工作中,河南通过绘制精细质量图谱,深挖攻克共性关键质量问题,实现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共进,整体质量效益稳步攀升。
与此同时,河南省市场监管创新开展“放心消费在中原”系列活动与消费环境评价工作,构建特色评价体系,精准量化各地消费环境安全、诚信及满意度指标,为产业发展筑牢了根基。
南阳市市场监管局主动靠前服务,“计量服务中小企业行”“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等系列帮扶组合拳频出,力促企业质量进阶,引导链主协同上下游中小企业抱团升级,激活新质生产力。同时,严守质量安全关,消防产品专项整治、跨境电商消费品风险监测、电梯安全及消费品质量教育活动多线交织,计价秤市场整治、基层医疗服务升级、社区净水机检测公益行动多点发力,质量发展红利普惠大众。
平顶山市高新区以创新为核,从区域创新能力、成果转化、人才汇聚、生态优化四维破局,承办系列科创赛事,“以赛招商、引智”催生“赛事+服务+落地”新模式,去年共吸引500余家企业参赛,促成37个优质项目落地,签约额超82亿元。在产学研合作上,该区与高校院所共建尧山实验室等多家机构,市级以上研发机构达106家,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交融。企业培育硕果累累,新增双创载体及研发机构15家,多个高成长型企业拔节生长,为产业进阶注入澎湃动力。
禹州市巧施政策组合拳,传统商贸蝶变升级,消费市场扩容提质。在产业端,该市聚焦新材料、装备制造、医药健康三大主导产业靶向发力,强链补链延链步步为营,圣戈班、鼎丰木业等重大项目纷至沓来。当下,新材料集群成势,装备制造撑起支柱,医药健康全链贯通,去年以来64个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开花,亿元以上项目32个,总投资达77.38亿元,强链效应加速释放,产业活力奔涌不息。
河南各地在强链征程中的多元探索与实干奋进,正凝聚成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合力,一幅壮美画卷正于中原大地恢宏铺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