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找好着力点 抓住关键点 瞄准突破点
强化协作力 激发创新力 提升竞争力
探索新路径 构建新模式 释放新效能
□ 本报记者 徐建华
质量强链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强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服务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市场监管总局党组和各级地方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坚持系统观念、问题导向、聚焦重点、分类施策,大力推动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质量对产业建圈强链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彰显。
目前,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都已出台质量提升工作方案,部署推进952个质量强链项目,2087家链主企业、18万家链员企业、2952家赋能机构参与,组建质量技术创新联合体889个。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2024年1月,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等5部委联合印发《关于质量基础设施助力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根据《指导意见》部署安排,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着力构建链长组织、链主引领、链员协同、基础支撑、技术赋能的质量提升模式。国家层面,设立质量强链专项。市场监管总局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启动实施十大标志性项目。地方层面,党委政府高位推动,目前已初步构建质量强链工作新格局。
市场监管总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绘制质量图谱717份,编制质量问题清单7424份,聚焦制约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堵点卡点,实施重点攻关项目3176个,解决质量问题14391个,一批产业链供应链质量瓶颈取得突破。
市场监管总局将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深化政策支持、强化监测评估、扎实推动落实,以现代先进的测量体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创新力,以协同领先的标准群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以专业高效的检验检测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可靠性,以权威公信的质量认证认可促进产业链供应链高端化,确保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