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管    中国质量报刊社主办
  • 分享链接
  • 舆情秘书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三版

“按你们说的方法卖的钱多”——内蒙古市场监管局创新工作方法全链条服务助力毛绒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4-12-20 12:41:47 中国质量报

□ 王 烜 王 莉 闫锡坤

“我明年还要申请你们(内蒙古市场监管局纤维质量监测中心)检测,按你们说的方法(分等级钊绒、打包)卖的钱多!”近日,牧民格日乐巴图激动地说。今年6月,山羊原绒收购高峰期间,内蒙古纤维质量监测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派出技术服务工作组深入阿拉善左旗呼和温都日嘎查,为当地政府、羊绒协会、农牧民和羊绒收购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指导农牧民按不同细度钊绒。仅算细度补贴一项,格日乐巴图就可多收入5720元,切实享受到了质量带来的实惠。

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将质量帮扶“提质强企”纳入质量强企强链强县工作一体化推进,实施市场监管服务进园区进企业行动,结合全区各盟市产业结构特点和工业产品质量监管工作实际,围绕毛绒、化工、钢铁、晶硅产业链开展质量提升帮扶,以“体检式监管 服务型执法”模式,持续开展“百家帮百企”结对质量“巡回问诊”服务活动。中心积极开展毛绒产业发展帮扶活动。

为推动内蒙古毛绒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心先后推行毛绒纤维品质动态监测、推广标准化养殖、全面实行公证检验等系列措施,贯穿毛绒纤维全产业链各环节开展技术服务。

在毛绒纤维品质动态监测环节,2024年中心已检测毛绒纤维细度动态监测样品9.35万个,包括内蒙古自治区阿尔巴斯型白绒山羊、阿拉善型白绒山羊等5个内蒙古优质绒山羊品种;建设4个优质绒山羊高品质农业标准化养殖示范区,覆盖品种、产地环境、繁育、饲养、疫病防治、山羊绒采集、质量分选分级等羊绒产业链前端养殖关键环节。

中心利用内蒙古羊绒产业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测算与评价体系碳排放的数据,指导养殖环节低碳管理,逐步降低养殖和生产的综合能耗,推进不同产区、不同品种、不同饲养方式绒山羊核心产区绿色低碳农牧业发展。

中心还搭建了羊绒产业科技创新平台,完善标准体系。与龙头生产企业开展“羊绒产品绿色安全关键生产技术研究与应用”研究;围绕提高区域毛绒品牌核心竞争力和环保价值,开展自治区优势畜种碳排放测算与评价研究;持续开展毛绒纤维检测方法与装备创新研究,修订完善国家标准、地方标准,立项在研的ISO国际标准《山羊绒净绒率检测方法 近红外光谱法》是国际上首个山羊绒净绒率的客观检测方法。

据悉,内蒙古自治区是最早开展国家羊毛仪器化公证检验的省份,同时还将骆驼绒纳入公证检验范围,实现了全区优质毛绒资源公证检验全覆盖。截至目前,全区已完成山羊原绒公证检验4890.12吨、分梳山羊绒公证检验2292.21吨、绵羊毛公证检验22498.8吨、骆驼绒公证检验132.91吨,检验量覆盖全区山羊原绒总产量的90%以上。对剪毛及分选等环节的技术要求进行标准规范,培训全区质量分级员626名,为农牧民开展蒙汉双语实操培训,完善绵羊毛分选分级标准和操作规程,减少异性纤维的混入,提高绵羊毛品质。以鄂尔多斯地区为例,根据养殖核心区近三年的监测结果显示,鄂托克旗羊绒纤维细度变细0.55微米,羊绒品质稳步提升。

在区域性品牌建设方面,中心为羊绒产区各项评比大赛提供技术服务,向牧民讲解羊绒有关检验知识、开展技术培训;帮助农牧民建立羊只质量档案,指导优种选育和羊绒分级。地方旗县政府和企业根据监测分析报告调整扶持补贴政策,引导农牧民少养精养,从而达到保护草原生态、实现草畜平衡的目标。

如今,牧民远在千里之外就可以轻点手机查看自家绒山羊细度监测数据。阿拉善型白绒山羊养殖牧民巴图孟克说:“这几年,我们都是按中心检测的细度数据进行钊绒的,这样分类打包卖,能多卖不少钱呢!”

质量技术帮扶“提质强企”·各地传真


(责任编辑:凌云)
查看往日报刊
相关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