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失信企业重塑信用形象
安徽安庆望江县构建新型信用监管机制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 毕学娟 本报记者 李 辉
“在市场监管局的耐心指导下,我们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顺利提交了申请材料,仅用不到两个小时就完成了信用修复。”近日,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一家电商企业负责人为望江县市场监管局推出的“信用修复一件事”点赞。
今年以来,该局探索建立“承诺、公示、践诺、核查、惩戒、修复”信用承诺闭环管理机制,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等手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市场监管部门各业务条线明确承诺事项、实施依据、事中事后监管等举措并主动公开,实施动态管理,根据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等要求,适时更新,持续发挥信用赋能高质量发展作用,不断创优营商环境。
在信用监管领域,望江县积极推行数字化创新管理,实现县、乡(镇)、村协同联动,开展“信用+年报”“信用+分类”“信用+修复”等应用场景建设。通过应用模式创新拓展了“信用+”监管深度和广度,切实提高望江县“信用+”监管工作水平。强化经营主体年度报告公示,采取“线上+线下”双渠道开展全方位宣传,全力推进年报工作,切实提升经营主体诚信经营意识。线上,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工作群、短信、电话等方式推送年报操作指南,提供专业、简明、快捷的年报指导。线下,通过现场咨询、当面指导等方式为经营主体直接解答年报问题,同时成立工作专班,赴11个基层市场所督促、指导年报工作,上门走访企业了解信用状况,充分发挥年报在强化信用监管、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基础性作用。依托事中事后监管、双公示等平台,对企业的登记注册、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年报公示等信息归集整理,对不同信用风险的企业进行合理分类、科学研判,动态调整抽查比例与方式,结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日常监管、专项检查等方式,实现差异化监管,增强监管精准性和有效性。对全县12731户企业按照信用风险状况进行分类,其中,低风险A类3815户、一般风险B类5953户、较高风险C类1551户和高风险D类1412户;做好信用修复告知提示工作,由“坐等申请”转为“主动提醒”。全力推动信用修复工作规范化、协同化,线下“手把手”、线上“一对一”指导失信主体进行信用修复,助力其重塑良好信用,进一步激发释放经营主体发展活力。2024年,望江县累计修复经营主体信用1277户次,帮助企业重塑信用形象。
该局依托信用合规服务站设立信用修复“一件事办成”窗口,规范优化修复流程,为经营主体提供信用修复和查询“一件事”服务。同时,推行“信用管家”制度,在全县范围内选聘信用管家179名,推出51条服务事项,实现信用修复一站式、全链条服务,线上线下高效联动。线上实现信用修复全程网办,信用修复审核及时办结。线下在各辖区市场监管所开通指导专线,从部门类“信用管家”中选任24名信用合规服务专员,对企业进行信用修复申报指导。
望江县市场监管局还围绕事前“指导预防”、事中“包容治理”、事后“修复提升”,对公示信息轻微错误、未及时办理变更手续的经营主体,落实容错修正机制,依法实施免罚轻罚等柔性执法方式。对信用信息异常的经营主体,根据原因为企业提供个性化指导,及时指导申请修复失信信息,重塑企业信用,确保信用修复难题“一次办”,以企业好信用助力营商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