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管    中国质量报刊社主办
  • 分享链接
  • 舆情秘书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三版

打牢信用建设“基础桩”  形成信用烟台新格局 山东烟台开展信用提升行动赋能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

2024-12-12 12:28:44 中国质量报

打牢信用建设“基础桩” 形成信用烟台新格局

山东烟台开展信用提升行动赋能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

□ 孙洪安

如何使信用机制作用最大化运行,更好地服务经营主体?山东省烟台市市场监管局的答案是:围绕“事前”“事中”“事后”3方面,开展信用提升行动,推动打造更优质的营商环境。

“通过推行事前‘培育+预警’、事中‘精准+包容’、事后‘惩戒+帮扶’,助力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据烟台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局前移关口,打牢信用“基础桩”,以信用信息促进消费安全应用场景,联合烟台市发展改革委对该市首批14个商超、757家商户开展经营主体信用码应用试点,在显著位置张贴商户专属信用码,实现信用信息“一户一码”,消费者手机查验“即扫即查”,推动形成“查信用、用信用”的良好市场氛围和守信重信的消费环境。

烟台市市场监管局联合人社、商务、统计等5部门开展经营主体年报“多报合一”改革,打造年报信息“一次填报、多方共享”新模式,提升年报便捷度,减轻经营主体多头年报的负担。同时,该局实施年报分类分时管理机制,将经营主体划分为主动申报、引导帮扶、重点关注、异常清退4类,分类施策、精准提醒,推动提升企业年报自主性。

为加强失信警示提醒,该局指导县级市场监管局编制《经营主体行政合规指导清单》,涵盖公示信息、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18个领域的193个合规事项,采用电话告知、信函提示、短信提醒、上门走访等方式,对信用风险较高的经营主体进行警示提醒,将失信处置由事后惩戒向事前预防延伸。

该局统筹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与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按照信用等级越高、抽查比例越低,信用等级越差、抽查比例越高的原则,实施差异化监管提升信用获得感。今年以来,烟台市信用风险分类结果应用率达到100%。该局还建立完善公示信息容错机制,机制建立以来,共对1528家企业实施容错处理。

烟台市市场监管局还出台《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事项清单》和《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强制清单》,明确不予处罚事项76个、不予行政强制事项18个,对轻微违法的经营主体,先行告诫说理,指导企业自觉改正,实行“首违不罚”,让执法监管更有“温度”。目前,该局共对12家企业予以免罚。

“针对被行政处罚的企业和项目,我们并不是一罚了之,而是对企业进行更加精准的帮扶,避免出现同样的问题或其他违法现象。”烟台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执法的根本目标是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广大经营主体规范健康发展。

今年以来,该局开展失信行为专项治理行动,联合烟台市法院印发《关于加强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协作的意见》,建立市场监管领域严重违法失信行为惩戒协作机制和案件线索跟踪台账,将130多家经营主体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实施信用惩戒;实行行政处罚“一处罚一告知”,在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同时,向行政处罚相对人送达信用修复告知书,引导和鼓励当事人及时纠正自身失信行为,帮助失信企业依法合规及时开展信用修复,降低或消除影响。

烟台市市场监管局还联合烟台市发展改革委印发《烟台市推动“信用修复一件事”实施方案》,打造“在线申请受理、分级协同审核、结果互认共享”的信用修复新模式,实现信用修复事项“集成办理、一网通办”,最大限度提升信用修复便利度。今年7月份以来,烟台市市场监管领域共修复经营主体484户,帮助失信主体纠正违法失信行为,重塑良好信用。

(责任编辑:陆明)
查看往日报刊
相关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