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立彪
“买的衣服不发货,不是因为衣服还没生产出来,而是因为上个买家还没退回来。”这是网友对网购女装退货率高的调侃。事实上,不光女装,整个电商领域的退货率近几年一直在攀升。有研究机构调查发现,2020年,电商平台平均退货率为10%~15%,到2024年,这一数字已攀升至40%~60%。
高退货率与目前电商平台普遍推行的运费险有关。2010年,淘宝首先推出运费险,之后各大电商平台纷纷“抄作业”,很快成为电商的“标配”。于是,在“七日无理由退货”和运费险双重加持下,消费者不仅可以放心退货,还能免费退货。
然而,消费者无忧购物无忧退,却给商家带来困扰,大量退货成了商家不能承受之重。有网购商家算了这样一笔账:若按60%的退货率计算,一件衣服往往要来回发3次才能卖出去。而退货率高的女装运费险保费也高,一单5元,3次卖出就要增加15元的投保成本。如果这件衣服最终没卖出去,等于商家的广告费、包装物料、快递费的投入都打了水漂。
运费险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不良退货,也让一些用心不良的人看到“商机”,干起恶意退货的勾当——这就是通过退货薅运费险的“羊毛党”。据了解,干这活并不难,只要会网购就可以操作:买家先在电商平台下单,待货物送到之后申请退货,就可以获得运费险赔付,赚取运费险付款与退货快递费之间的差额。在这一过程中,快递成本是影响套利空间的关键因素。为此,“羊毛党”会选择与快递站点合作,通过批量寄件降低快递成本。
除赚取差价外,还有一些“羊毛党”通过开网店“自卖自买”的方式,虚构交易和物流订单,获取运费险赔付。“羊毛党”开设数个店铺和网购账号,用自己的网购账号在自己的网店内下单,再用两个账号分别操作发货、申请退货、同意退货等,形成交易闭环。在这一过程中,发货和退货的物流订单都是虚构的。在一些社交平台上,有些专业“羊毛党”将薅羊毛攻略包装成“创业项目”,通过兜售这些所谓的技巧来获利。薅运费险羊毛的专业“羊毛党”逐渐发展成“职业退货人”,形成一条黑灰产业链。前不久,湖南省新田县公安机关打掉一个网络骗保团伙,该团伙利用网购退货实施骗保,半年时间里骗取电商平台运费险高达70万元。
运费险“羊毛党”搅乱了电商营商环境,引起电商平台警觉,并开始采取措施应对。9月,淘宝推出“退货宝”,优化退货规则,降低商家经营成本。在“双11”期间部分商家的退货成本最高降幅达58%。同时,针对退货包运费场景下的异常行为,淘宝进一步优化数据模型,增强对异常行为的识别能力,防范“羊毛党”裹乱。京东也有所行动,不仅联合保险机构下调运费险,还推出“一单多赔”服务;京东保险板块与京东物流合作,通过“合单”取件方式既方便消费者取件,也帮商家降低成本。拼多多、抖音等平台也推出运费险优惠政策,通过与多家快递公司建立合作关系,优化配送运营模式,有效降低物流费用,进而减少保费支出。
今年下半年以来,头部电商平台纷纷修改运费险规则,这些平台的羊毛不好薅了。但据媒体调查,在头部电商平台获利空间被压缩后,“羊毛党”有向中小型平台转移的趋势,应引起关注。
运费险“羊毛党”是逐利而生的,只要还有获利空间,他们就不会消失。因此,治理“羊毛党”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有关部门、电商平台、保险公司等多方合作共治。平台与商家、保险公司之间以及不同平台之间应加强数据共享,让相关主体能够了解到消费者的退货行为,利用大数据分析,及时识别并预警可疑退货行为,对高风险用户采取一定的限制措施。相关监管部门要加强对电商市场监管,规范运费险市场秩序,打击恶意退货、欺诈骗保行为,保护商家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鼓励和支持保险行业创新,为运费险等电商保险健康发展提供政策指引和法律保障。
【观象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