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立彪
进入冬季以来,冰雪消费不断升温。各地涌现出一系列“冰雪+”新产品、新场景,丰富了人们冰雪消费体验,带动冰雪消费快速增长。
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以冰雪运动为引领,带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全产业链发展,推动冰雪经济成为新增长点。《意见》提出两个阶段目标:到2027年,冰雪经济总规模达到1.2万亿元;到2030年,冰雪经济总规模达到1.5万亿元。
冰雪经济?是以冰雪资源开发利用为基础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的总称,具有投资少、能耗低、污染小等显著优势,是一个产业链条长、导流效应大、社会效益高的产业。
近年来,我国冰雪经济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极大地推动了冰雪运动的发展,“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从愿景变成现实。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居民冰雪运动参与人数为3.13亿人,参与率达到22.13%。2015年至2023年,我国冰雪产业规模从2700亿元增长到8900亿元。冰雪产业的“冷”资源正在转化为“热”经济,极大地推动了地方经济转型发展。
我国冰雪经济发展态势和前景令人欣喜,但也要看到,冰雪相关产业面临一些弱项和短板。冰雪经济受季节性影响较大,如何维持冰雪设施的利用率、拓展相关服务,是未来冰雪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此外,冰雪产业总体规模偏小、配套设施不健全、高端冰雪赛事活动较少、冰雪人才队伍不足、冰雪科技成果转化偏低、冰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融资难等,这些问题都要一一解决。
面对上述情况,应做好顶层设计,研究出台更加符合冰雪运动发展实际、匹配居民冰雪消费需求、具有较强精准性和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推动冰雪产业健康发展。
着眼冰雪经济全产业链发展,要在冰雪运动、基础设施、经营主体等关键环节下足功夫,广泛开展群众性冰雪运动,推动青少年冰雪运动发展,提升冰雪运动竞技水平;加强冰雪场地设施建设,利用公园、步道、城市广场等公共用地,建设群众身边的冰雪场地;打造一批冰雪领域知名品牌和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冰雪领域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并积极培育冰雪体育组织。
发展冰雪经济必须发挥冰雪消费的拉动作用。要丰富冰雪消费产品,引导条件成熟的地方创新冰雪消费模式,推出形式丰富、内容可选的联票、季卡、滑雪住宿套餐等;优化冰雪消费环境,建立冰雪消费产品和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健全冰雪标准体系,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参与冰雪标准化建设,提高冰雪场地设施建设和旅游服务等方面标准化水平。
发展冰雪经济离不开相关保障要素支撑。要加强冰雪人才队伍建设,支持院校开设冰雪运动、冰雪经济等相关专业,加强冰雪从业人员职业培训,推动冰雪相关职业依法依规纳入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加大对冰雪企业信贷投放力度,通过贷款贴息、政策性担保、风险补偿等方式,有效降低冰雪企业融资成本;强化冰雪用地保障,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符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着力满足冰雪经济用地需求,合理安排空间布局。
未来,把握大众需求,不断创新供给,加快构建现代冰雪产业体系,万亿冰雪经济将“热”力无限。
【观象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