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管    中国质量报刊社主办
  • 分享链接
  • 舆情秘书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二版

废橡胶综合利用企业齐聚山东广饶共议发展

2024-11-22 11:30:24 中国质量报

废橡胶综合利用企业齐聚山东广饶共议发展

加快绿色智能转型 实现高质量循环利用

□ 宇 姝 本报记者 丁 莹

继今年6月在辽宁省朝阳市举办绿色智能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论坛后,近日,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废橡胶综合利用分会又在山东省广饶县举办数智化高质量发展论坛,与会企业、机构及专家代表200多人围绕“数字智能、高质循环”主题,热议行业发展。

“我们之所以在一年内举办两次这样的论坛,是因为今年以来,全行业面临的发展压力一直很大,包括环保问题突出、产能过剩严重、产品同质化竞争明显、企业规模普遍较小、技术力量较弱等,急需通过持续不断的引导和优秀企业的经验分享、现场参观等,推动全行业加快绿色智能转型升级步伐,实现废橡胶高质量循环利用。从当前行业发展的态势看,转型升级快的企业,先发优势更明显,竞争力更强。”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废橡胶综合利用分会秘书长祁学智说。

以轮胎翻新、胶粉、再生橡胶和热裂解为核心的废橡胶综合利用,是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一环。近年来,废橡胶综合利用行业围绕我国70%的天然橡胶需要进口、废轮胎等废置橡胶制品产生的黑色污染亟待破解等热点、痛点,积极做好变废为宝文章,在工艺改进、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绿色生产等方面进步明显,有效解决了橡胶行业循环利用及资源匮乏问题。值得一提的是,针对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生产对传统制造业带来的全新挑战,废橡胶综合利用行业一些有前瞻眼光的企业,积极调整发展思路,克服经营困难,在生产设备智能化改造、生产过程数字化管理以及清洁生产上舍得投入,实现了差异化竞争,其产品在中高端市场颇受青睐。

“我们生产的再生胶产品,每吨售价比市场同类产品至少高200元~300元,而且销售很好。”东营长建再生资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建再生”)、广饶县长冠再生资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冠再生”)总经理庞长文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他看来,公司这一良好表现,缘于近3年投入2000多万元开展自动化、智能化改造。一方面,积极淘汰落后装备,用常温常压连续脱硫设备替代了在业内仍占主流的高温高压脱硫生产设备,使产品品质更稳定,生产过程更安全环保;另一方面,通过引入MES(生产执行系统),实现生产过程全追溯。长建再生是长冠再生联合国内优秀企业、整合我国废橡胶综合利用行业最新科研成果,投资7000万元打造的国内首家再生橡胶行业绿色智能数字化工厂。“彻底改变了市场以往对再生胶行业脏乱差、味道大的形象认知。”庞长文自豪地说。

提及公司再生胶生产从国内走向海外的发展历程,江苏中宏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宏环保”)总经理周洪也认为,雄厚的技术实力以及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是公司实现良好发展的关键。目前,中宏环保在江苏江阴、安徽六安、福建龙岩、山西太原建成4个生产基地,并在卡塔尔、葡萄牙建设先进生产工厂,产品信赖度、认可度较高。

目前,我国对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极为重视,陆续出台相关政策予以支持,并于今年10月成立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为包括橡胶循环利用行业等在内的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改变观念、主动转型升级,是废橡胶综合利用行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与会专家表示,加快绿色转型升级,需要企业有发展意识,更需要资金、技术、人才的推动,这正是小企业占比较高的废橡胶综合利用行业亟须克服的短板。希望业内企业能立足长远谋发展,借助国家产业扶持及金融支持等政策,成为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的受益者,以及推动行业进步的参与者。

祁学智表示,废橡胶综合利用行业特别是再生橡胶企业,应积极关注市场变化并采取措施应对,发力技术和工艺创新,进一步拓展产品应用领域,加大品牌建设力度,以优质优价产品制胜市场。

(责任编辑:凌云)
查看往日报刊
相关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