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市场秩序 助力“云品出滇”
云南召开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作座谈会
本报讯 (黄小军)日前,云南省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作座谈会召开,旨在盘活地理标志资源,加强地理标志品牌建设,充分发挥地理标志支撑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会议邀请了65个地理标志产品生产企业及产业协会,共商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作。
会议通报了云南省地理标志工作开展情况。截至目前,云南省拥有地理标志保护产品65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358件,分别排在全国第18位、第6位;“罗平小黄姜”等11个地理标志产品列入中欧地理标志互认互保协定;深入实施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产生经济效益40亿元;全省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经营主体达到790家;成功举办的“云南省首届面向南亚东南亚地理标志交流活动”,进一步加强了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地理标志合作;2023年地理标志产品产值1576.94亿元,占全省GDP的5.25%、第一产业产值的37.52%。“普洱茶”“保山小粒咖啡”“文山三七”等一批“特而优”“特而美”“特而强”的地理标志产品,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会上,各企业和协会代表围绕推进地理标志产业发展,提高地理标志品牌建设等方面交流分享经验做法,并表示将按照全省统一工作部署,积极行动起来、参与进来,通过政府搭建平台,认真做好地理标志产品的运营推广,不断提升云南省地理标志产品品牌价值和经济价值。
座谈会搭建了政府、行业协会与企业之间的沟通桥梁,形成了共谋促进地理标志发展的良好氛围。
下一步,云南省市场监管局将积极建设地理标志产品运营平台,创新地理标志产品营销模式,推动地理标志产品营销与大数据技术、电子商务深度融合,形成集中展示、集中管理、集中销售、集中宣传,实现线上线下全方位、多层次的地理标志产品营销模式;发挥云南省商标协会作用,组建云南省地理标志产业企业联盟;加强地理标志产品标准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地理标志产品的“含金量”,助力云南省地理标志产品“走出去”;坚决打击地理标志产品侵权假冒行为,规范市场秩序,构建健康可持续的特色产业发展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