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三版>>

上海市市场监管部门以短信为突破口深查灰黑产业链

2024-10-24 14:18:58 中国质量报

对贷款中介行业乱象重拳出击

上海市市场监管部门以短信为突破口深查灰黑产业链

□ 本报记者 唐志红

10月15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执法总队牵头开展“清链3”执法行动,将矛头直指短信群发系统及其下游贷款中介公司。据悉,此次行动是上海市市场监管部门对贷款中介行业乱象的又一次重拳出击,旨在铲除侵犯消费者个人信息、扰乱市场秩序的灰黑产业链。

“【工商银行】尊敬的客户,我行授信67.8万,将于10月31日到期,可用于日常消费、房屋装修、生意应急,查利息回复1,办理回复2,拒收回复R。”一条“106”开头的借贷短信,真的是工商银行发的吗?为何能发到消费者的手机上?

在对前期案件的深入排摸中,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执法总队发现一家短信群发系统运营商,其主要客户群体为贷款中介公司。

该运营商不仅主动提供或根据客户需求修改短信内容,还涉嫌帮助贷款中介公司以银行机构名义发送商业营销短信,从而诱导消费者办理贷款。而短信接收的手机号码,则由贷款中介客户自行收集上传或由该公司通过一款名为“号码魔方”的软件自动生成后上传。

该公司在明知贷款中介客户并非银行机构的情况下,仍帮助其以银行机构名义发送商业营销短信,涉嫌帮助贷款中介公司进行虚假宣传。这一行为不仅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还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通过对该短信群发平台的深入检查,该执法总队梳理出上海地区19个点位贷款中介公司,并出动执法力量116人,对上述点位同步开展现场检查,发现12家贷款中介涉嫌通过该短信群发平台、以银行机构的名义对外虚假宣传,1家信息公司存在买卖消费者个人信息的违法行为。

据该执法总队有关负责人介绍,上述贷款中介公司假借银行机构名义,通过群发短信、AI直呼、人工拨打回复短信的电话等方式招揽贷款业务,涉嫌虚假宣传。同时,在未经消费者同意的情况下,通过微信购买数千条个人信息,包括消费者姓名、手机号码、存在办贷意向的银行等,涉嫌非法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

上述负责人表示,“清链3”行动体现了市场监管部门对非法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的零容忍态度,上海市市场监管部门将继续加强上下联动、部门协同,共同铲除侵犯消费者权益、扰乱正常市场秩序的灰黑产业链。

(责任编辑:凌云)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比亚迪与《黑神话:悟空》达成全球战 ...

  • 一汽丰田皇冠陆放新车亏电调查 |  ...

  • 比亚迪车主注意了!60台新车抽奖福 ...

  • 电去哪了?一汽丰田皇冠陆放多个车主 ...

  • 仰望U9全国陆续交付,与用户一同迈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