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一版>>

上海市普陀区“质量指数”成质量提升指挥棒

2022-01-19 10:31:23 中国质量报

从评价“独唱”到引领“合唱”

上海市普陀区“质量指数”成质量提升指挥棒

开栏的话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为贯彻落实《中共市场监管总局党组关于加强人才激励推动科技创新的若干措施》有关部署要求,从今天起,本报开设“市场监管 科技创新”专栏,重点宣传报道全国市场监管系统在市场监管(质量)方面的创新成果、经验与做法,着重加大对市场监管系统科技创新团队和科技创新人才的宣传力度、加大对科技人才和科学家精神的宣传力度,展现创新团队和科技人才的创新业绩和贡献,提升科技人才的成就感、荣誉感,激发全系统投身和推动市场监管事业改革创新发展的热情和力量。

□ 本报记者 霍一夫

“人靠谱,事办妥。”新年刚过,上海市普陀区质量提升工作就热火朝天地开展起来。用数字解读质量,不仅让具有普陀特色的“质量指数”频频成为热词,而且让数据引领未来,使“质量指数”成为质量提升的指挥棒。为了深入了解这个具有上海特色的质量评价模式,日前,记者来到普陀区一探究竟。

依托大数据技术,通过模型建立、推演,数字化评价区域质量水平并预判成效。2015年,普陀区创新性地提出“质量指数”,深入挖掘质量内涵,体现评价全面性,采用“大质量”的概念,包含经济、产品、服务、工程、人居等各领域,同时也兼顾环境和保障等因素,充分体现质量工作的系统性和过程性。充分依托大数据技术,保证评价科学性,总体上采用文本挖掘和层次聚类的建模思路。具体方法是:第一,按照与评价内容相关性的强弱,选取近百份、90余万字与质量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文件,形成基本数据源文件库;第二,以高频词和量词为基础,建立关联矩阵;第三,利用聚类技术,根据高频词的频度确定指数权重,构建初步模型体系;第四,通过采集各级部门和市民满意度测评等公开数据,对指数进行全方位测算和优化,从而形成最终的评价指数。

在建模过程中,重点围绕普陀发展特色,突出评价针对性。2020年,在人居质量板块的设置过程中,普陀区围绕“创新发展活力区,美好生活品质区”的发展目标,突出科创和人居等要素的考量,选取了文化、医疗、教育、交通等数个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从多维度来综合衡量市民的质量获得感,以保证评价更全面、客观和真实。

通过多年的努力,由质量提升环境、质量提升成效和质量提升保障三个一级指标构建而成,下分为13个二级指标和细化的54个三级指标的普陀区“质量指数”初具雏形。通过指数测评发现,2018年—2020年,普陀区“质量指数”呈现出稳定上升的趋势,三个一级指标得分均在85分以上,特别是“提升保障”和“提升环境”提速较为明显,表明普陀区总体质量发展势头良好,在基础建设、经费支出和人才保障等方面措施到位,成效显著,有力地带动了区域整体质量发展水平的提升。

对二三级指标作进一步的数据分析发现,“科创环境”测评结果非常惹眼,呈现出先爆发式增长后趋于稳定的发展趋势。深入挖掘,可以看到近3年来普陀区高新技术企业数和海内外人才引进数始终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技术合同成交额更是呈现出井喷式上升的趋势,最大增幅近160%。这与普陀区近年来坚持创新驱动、优化营商环境、增强企业创新力等举措密不可分。此外,“产品质量”的得分也逐年升高。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等产品抽查合格率的提升,反映出近3年来普陀重视质量安全,立足重点领域,强化监管力度,成效喜人。

更重要的是,“质量指数”测评结果,对于区域质量提升具有引领作用。2017年之前,普陀区在品牌建设、标准化工作方面成效并不显著。通过测评,2018年,普陀区针对短板出台了“3+5+X”产业扶持政策,这是对品牌、标准化项目给予政府扶持奖励的综合性政策体系,旨在进一步激发企业活力。政策出台后,截至目前,全区参与各级标准制定共148项,新增标准化试点项目24项,增长比例达到60%。2021年,普陀区继续围绕第二轮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出台了更有力度的激励政策,增强指数的政策导向性作用。

面对疫情影响和在线新经济的蓬勃发展,现有的举措是否能适应环境的新变化?指标项目及权重的设置,是否能做到全面、准确、科学的反映区域实际质量状况?普陀区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作为上海全市质量评价工作的探索,形成具有上海特色的质量评价模式,使指数成为质量提升的指挥棒,实现从评价到引领的转变,将成为普陀区今后质量提升工作的着力点。

《中国质量报》【市场监管 科技创新

(责任编辑:水川)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一路食安!青岛市市场监管局开展高速 ...

  • 保障“春节”“两会”食品安全 河北 ...

  • 秀水街中古奢侈品节在北京秀水街大厦 ...

  • 冬游宁夏沙湖 肆意漫步邂逅一场浪漫 ...

  • 河北省邢台市市场监管局持续加强节日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