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一版>>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摇篮红安探访记

2021-05-31 10:22:48 中国质量报

星火在这里点燃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摇篮红安探访记

□ 吴杰鹏 潘鹤年 耿红卫 本报记者 张 华


红色纪念地——湖北红安 红安,原名黄安。大革命时期,这里打响了黄麻起义第一枪,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三支红军主力,牺牲了14万英雄儿女,在册革命烈士就有22552人。诞生了董必武、李先念两位国家主席和陈锡联、韩先楚、秦基伟等223位将军,因此成为“中国第一将军县”。曾宪锋 摄


这里,是黄麻起义打响第一枪的地方,大别山地区革命的星火在此点燃。

这里,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摇篮,14万红安儿女英勇斗争,前赴后继,献出了宝贵生命,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3支红军主力在此走出。

这里,是中国第一将军县,诞生了董必武、李先念两位国家主席,共和国200多颗将星在此交相辉映。

星星之火,何以成燎原之势?百年初心,何以历久弥坚?

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记者走进湖北红安,一路追寻红色足迹,重温革命历史,感受山河巨变,领略老区新貌。但见这片承载初心和使命的红色土地,革命遗迹处处可见,红色基因一脉相承,老区人民正接续奋斗,谱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壮丽篇章。

14万红安儿女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生命

“小小黄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

这首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流传至今的歌谣,生动地描述了红安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数万民众揭竿而起闹革命的壮烈场面。

红安,原名黄安,位于大别山南麓,是著名的黄麻起义策源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摇篮。据史料记载,大革命时期,红军约1/3的兵源来自红安,人数高达6万多人,革命胜利时仅剩600人,牺牲的红安籍烈士占整个红军烈士的1/4。

据介绍,从1923年到1949年解放,红安共有14万人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宝贵生命。迄今已查清并登记在册的革命烈士多达22552人。“一个县有这么多人为革命献身,实在是可歌可泣。”红安县党史宣讲团成员、红安一中副校长李述河说。

1927年11月13日,在党的“八七”会议精神指引和当地党组织的领导下,黄安、麻城3万余名农民自卫军和义勇军举行黄麻起义,攻占了黄安县城,成立了黄安县农民政府,组建了工农革命军鄂东军。

李述河说,黄麻起义是继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在长江以北地区首次举行的规模最大的农民武装起义,打响了大别山地区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为创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和红四方面军起到了先导作用,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距离红安县城25公里的七里坪镇,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它是大别山地区革命活动的策源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从这里走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和红二十八军三支红军主力。1935年9月,红二十五军历时10个月,途经4省,转战近5000公里,到达陕西省延川县永坪镇,成为红军长征到达陕北的第一支队伍。

董必武故居、李先念故居、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七里坪革命旧址……

行走在红安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处处可见红色历史的印迹。据统计,红安现有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163处。其中,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馆、董必武纪念馆、红军洞等110多处革命遗址遗迹,已成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汲取信仰力量的精神高地,每年吸引上百万人来到这里感悟红色精神,寻找初心信仰,坚定理想信念。

“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初夏时节,记者沿着新修的山村公路来到红安县城关镇小丰山村,两栋白墙黛瓦的“扶贫车间”十分耀眼。走进展示大厅,只见货架上摆满红安苕、红安花生等当地特产及其系列深加工产品,它们仿佛向外界展示着村民们越过越红火的美好生活。

2010年1月23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专程来到红安瞻仰革命先烈,寻访初心源头。

“革命先辈们的丰功伟绩,革命老区人民作出的重大贡献,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要大力弘扬革命老区的优良传统,把老区精神转化为科学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推动老区建设又好又快发展,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在红安七里坪长胜街同基层党员群众座谈时,习近平深情地说。

在小丰山村的红虹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对一款今年刚刚开发出的网红食品红薯热干面进行打包、分单、发货。“经过3个月的直播推广,目前扶贫车间推出的红薯热干面已经开始热销,1月份单品销售突破300万元,3月份至今已经突破800万元。”黄冈市供销社党组副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小丰山村第一书记徐和平说。

位于倒水河畔的小丰山村,离红安县城3.5公里。全村6个村民小组223户98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77户252人,是国家重点贫困村。

“在扶贫车间的辐射带动下,小丰山村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打造以香莲为主导,以红薯、绿色蔬菜为补充的‘一村一品’产业扶贫项目,贫困户人均年收入从2015的2437元增长到2020年的7860元,年均增收9%。2019年,村子全部脱贫,并荣获了湖北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小丰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周从贵说。

小丰山村的变化只是红安巨变的一个典型代表。

红安,全国重点贫困县,建档立卡贫困户40781户112900人,重点贫困村多达96个。“贫困不除愧对先烈,群众不富寝食难安。”在全县脱贫攻坚动员大会上,黄冈市委常委、红安县委书记余学武饱含深情地发出铿锵誓言:传承“万众一心,紧跟党走,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红安精神,奋力书写新时代的“战贫”史诗。

2018年8月,红安顺利摘帽,成为全国贫困退出机制建立后,湖北省首批退出国家级贫困县序列的县市。

高质量发展弘扬革命老区优良传统

在湖北强大包装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强大公司)文化展板上,一句“传承红色文化,出彩高端纸品”的企业使命表述语格外引人注目。

“自2011年落户红安经济开发区以来,无论是推行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品牌创建,还是知识产权保护、制定标准,市场监管局都给了企业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支持,使我们能够专注于高档烟用包装纸的制造,全面实施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公司一年上一个新台阶。2017年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20年实现销售收入4亿多元,上缴税收2000多万元,成功跻身国内烟用高档包装纸行业前五名。”强大公司总经理余天兵向记者介绍说。

强大公司只是红安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十三五’时期,全县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构建‘四城四区’县域发展新格局,形成了以先进制造、文旅康养、现代农产品加工、建筑家居、科教服务业为主导,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以现代服务业为驱动的现代产业体系。202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97.9亿元,年均增长5.7%。高新技术企业净增31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提高至51.7%。”红安县副县长王辉军说。

“红安红土地,红苕红天下”。

5月18日下午4时许,记者来到位于开国上将韩先楚故里红安县二程镇田店村的红安伟杰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伟杰公司),只见公司外墙上一幅大红色的广告词在阳光的映射下熠熠生辉。

“伟杰公司是集红安苕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现代农业开发企业。去年,我们响应党的乡村振兴号召,再投资1500万元新建6000平方米的二期生产基地,年加工鲜红苕能力达2万吨。”伟杰公司总经理韩德校说,目前,该公司品牌“苕大哥”已成网红爆款产品,带动周边15个村近3000农户种植红薯533.3余公顷,户平增收5000元。

2020年12月27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国际频道对“苕大哥”品牌产业扶贫事迹进行跟踪采访,并在《中国新闻》栏目《百村脱贫记》中向全球播出。

伟杰公司的成功,折射的是红安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胜不休的初心使命。

2019年12月,红安县政府印发加快推进红苕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壮大产业规模、提升档次、突出特色,推动全县红苕产业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销售,让红苕产业释放新动能,焕发新活力,实现红苕产业高质量发展。”

据悉,如今,“红安苕”已是全国第一个甘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9年入选湖北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二十强。而将军故里二程镇也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红苕)示范村镇”。2020年,全县红苕种植面积达6666.7公顷,产量28万吨,产值10亿元,成为红安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中国质量报》【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责任编辑:水川)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金牌服务天团炼成记(二)——访太原 ...

  • 金牌服务天团炼成记(一)——访太原 ...

  • 瓜州:“蜜瓜事业”铺就致富路

  • 盛夏捕鱼忙 莱西市新安水库淡水鱼喜 ...

  •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七一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