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一版>>

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还需再加把劲

2020-06-19 12:25:18 中国质量报

□ 胡立彪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5月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高于规模以上工业4.5个百分点。业内人士指出,即使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仍能实现逆势增长,凸显出高技术产业的韧性和抗冲击性,也表明高技术产业带来的发展新动能正在增强。

高技术产业的韧性和抗冲击性,一方面基于“高技术”本身所具有的智能化属性,如企业生产线自动化程度较高,受人员返岗影响较小,复工复产率普遍高于其他行业;一方面基于其拥有较为健全的产业链,从上游原材料到生产设备再到终端制造和生产服务,围绕龙头企业已经形成覆盖所有环节的产业链条,这就产生集聚效应,大大增强了企业抗风险能力。

总体来看,近几年,反映新动能的我国高技术产业呈现出活力较强、增长较快、支撑作用提升的发展态势,为夯实实体经济根基,推动社会生产力水平整体改善,奠定了坚实基础。不过,我国高技术产业虽实现快速增长,也有巨大市场做底及政策支持助力,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当前外部环境严峻复杂,体制机制性障碍难除,致使高技术产业需求侧疲软、供给侧不力。“大而不强”“快而不优”等制造业早期存在的共性问题,在高技术产业领域也有一定程度表现。

从政策端看,国家层面对高技术产业发展一直非常重视,但目前在政策层层下达分解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政策指令失真和政策效果不明显的问题。在一些地级市,发展高技术产业被当作行政命令下到企业,企业被迫引进一些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生产线却不能合理使用;同时,为了扶持本地高技术产业发展,一些地方在资金、土地、配套政策上给予支持,引发大量企业蜂拥而上,企业实力良莠不齐,再加上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实施不到位,企业不愿意进行研发投入,导致技术同质化、市场同质化现象严重。

从研发和生产端看,我国高技术产业企业创新能力并不是很强,大多数企业仍受核心技术缺失问题困扰。如工业机器人领域的高性能交流伺服电机和高精密减速器,数控机床领域的功能性部件等,这些关键元器件都依赖进口。在智能制造诸多基础技术上,仍停留在仿制层面,创新能力不足,关键技术难以突破,造成国内高技术企业成本居高不下。另外,高技术产业科研领域普遍存在一种认识偏差,即强调高技术生产和服务,而忽视管理和设计环节,使得许多核心技术处于实验室阶段,制约了产业化进程。

显然,我国高技术产业要真正做大做强,实现高质量发展,还需再加把劲。这就要求各地政府要树立新视野、新观念、新思维,重塑发展理念和调整发展实践,从顶层设计、系统规划方面进行全方位统筹考虑,改革不合理的体制机制,排除创新发展实践中的各类障碍。特别要明确市场准入标准,并建立完善高技术产品质量评定和检测认证标准,防止无序竞争。同时,通过整合现存企业,重点扶持一批产业链完备、拥有核心技术和品牌知名度的高技术企业,淘汰一些不符合市场准入标准、缺乏技术支撑的企业。

为解决核心技术缺失问题,推动产品向产业链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应鼓励企业加大智能产品的技术研发投入,通过设立专项基金,重点推进数字化技术、软件控制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加强对自主品牌生产企业及用户的政策扶持,加快关键核心部件的国产化。加强对高技术领域产学研合作的支持,特别对实施产业化的企业在市场销售、社会推广上,给予政策支持。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水川)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新疆伊犁河谷霍城县芦草沟镇四宫村种 ...

  • 公益广告2020-6-18

  • 江苏省海安市鹏飞集团:通过广交会直 ...

  • 汽车后市场首届产业云峰会成功举办

  • 福田智蓝新能源100台抑尘车交付房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