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要闻 总局动态 通知公告 政策法规   财经 行业扫描 企业风采 质量管理   论坛 政务问答 质检论文 观点PK台
质检 质量监督 检验检疫 通关检验 消费 抽查公告 产品召回 风险预警 视频 质检联播 在线访谈 质量播报
文化 漫画有话 质检生活 热点评论 维权 投诉反馈 执法行动 贸易救济 微博 食品安全 质检百科 质量提升
 
首页 | 视频首页 | 质检联播 | 质量播报 | 质检风采 | 在线访谈 | 投诉现场 | 维权视频 | 企业巡礼 | 其他视频 | 合作机构
 
滚动新闻:
“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大典”出版总结表彰大会在京召开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15-09-23 16:49:05

    宣传地域产品  传播质检声音

    ——“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大典”出版总结表彰大会在京召开

    图为“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大典”出版总结表彰大会现场

 

    图为“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大典”出版总结表彰大会现场

    2015年9月21日,“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大典”(以下简称“大典”)出版总结表彰大会在国家质检总局召开。国家质检总局局长、党组书记支树平出席会议并为“大典”首发揭幕,副局长、党组副书记梅克保,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吴尚之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央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中央文资办”)主任王家新、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管理司司长周慧琳出席会议。国家质检总局办公厅主任高玉潮宣读“大典”编撰工作优秀组织单位和优秀编撰产品表扬通报。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司司长武津生主持会议。

    图为国家质检总局局长、党组书记支树平(前排右二),副局长、党组副书记梅克保(前排右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吴尚之(前排左三)、中央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家新(前排左二)等领导参观“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大典”优秀编撰产品展览

    会前,支树平会见了吴尚之、王家新一行,并参观了“大典”宣传展板。支树平对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中央文资办长期以来给予质检总局和中国质检出版社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希望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中央文资办进一步加大对质检出版工作的支持力度,推动质量强国建设和文化强国建设深入开展。支树平在“大典”宣传展板前驻足观看。他指出,“大典”既是宣传质检工作的好形式,又是传承质量文化的好载体。“大典”通过对地理标志产品的宣传,也体现了质检部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动性和实效性。希望全系统认真做好“大典”的宣传推广工作,充分发挥“大典”的作用和价值。

    图为支树平、梅克保、吴尚之等领导在中国质检出版社社长李迎丰(右一)的陪同下参观“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大典”优秀编撰产品展览

    梅克保在讲话中强调,“大典”是一部中国地理标志产品的总集成,是宣传国家特色地域产品、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编撰出版“大典”是国家质检总局党组的重大决策,是我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中的一件大事,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客观需要,是促进地方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宣传质检部门工作职能的有效手段,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图为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梅克保讲话

    梅克保指出,“大典”出版规模大、工作要求高、牵涉部门多,时间紧、任务重,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4年来,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央文资办的大力支持和国家质检总局党组的重视关心下,国家质检总局各有关司局、地方质检两局以及质检出版社等单位密切配合、齐心协力,共同推进“大典”的编撰出版工作,保证了工作质量,做到了出精品、创品牌,耗费了很多心血和汗水,付出了大量艰辛和努力,应该充分肯定。

    梅克保要求,要紧密围绕国家发展大局和质检中心工作,认真做好“大典”的宣传推介工作,充分发挥“大典”的作用和价值,进一步增强服务质检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性和实效性。一要扩大宣传。全系统各单位要以各种有效形式和手段,认真做好“大典”的宣传工作,努力扩大“大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使“大典”真正成为提升质量、打造品牌、增强竞争力的重要载体。特别是各地质检两局要积极主动向当地党委政府和社会公众宣传“大典”,讲好质量故事、传递质检声音,增进社会各界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的认识和了解,营造党政重视质检工作、社会关注质检工作、大众参与质检工作的浓厚氛围。二要加强推介。要积极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扩大知名度,提高影响力,做到“墙内开花墙外香”。要结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通过参加国际书展、法兰克福书展等国际大型版权贸易平台以及向各国驻华使领馆推介等方式,积极推动“大典”走出国门,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各地质检两局要配合质检出版社抓紧完成“大典”各分卷的外文翻译出版工作,使“大典”覆盖更多的国家和人群,增强中国质量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三要抓好应用。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注重开发衍生产品。各单位要及时对新增地理标志产品的资料加以整理,适时出版分卷增补本。质检出版社要主动顺应大数据时代和“互联网+”时代发展潮流,善于运用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现代技术手段,通过建立“大典”数据资源库、拍摄“大典”纪录片等方式,促进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融合发展,丰富产品业态,延伸产业链条,推动转型升级,努力实现“大典”内容的数字化、产品的多元化和效益的最大化。

    图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吴尚之讲话

    吴尚之在讲话中指出,“大典”是一部跨越古今、内容丰富的出版物,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整理和继承,契合中央要求和国家战略,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需求,在推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和中华文化走出去方面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文化底蕴深、出版立意高、示范作用强,其出版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中国质检出版社在国家质检总局的指导和支持下,在转企改制、改革创新和数字化转型等方面积极进取、扎实工作,入选了全国首批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和国家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工程应用试点单位,多个项目获得国家财政资助,取得了明显成效。他希望中国质检出版社借助国家推进数字出版转型的东风,立足自身优势,加快转型步伐,实现做大做强。一要立足于服务质检事业发展大局。要继续发挥优势,在做专做深方面下功夫。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在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坚持专业化方向,深入挖掘质检和标准专业出版这一“富矿”,出好质检和标准专业图书和普及读物。二要坚持把好出版物导向关和质量关。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突出思想内涵和价值导向,把内容建设放在第一位,把质量放在第一位。特别是在出版产品质量方面,不仅要严格要求,作出表率,确保自身出版物质量不出问题,还要在如何强化出版行业质量意识,规范行业质量标准等方面下功夫,有针对性地研发策划相关选题,推动出版界提升出版产品总体质量水平。三要加快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中国质检出版社要顺势而为,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坚持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借助互联网的先进技术与新兴媒介渠道,将内容优势延伸至网络空间。要做好“大典”数字化项目的开发,把“大典”的内容与数字出版技术、资源平台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开发数字化产品,立体化、全方位宣传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和地理标志产品文化,在推动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深度融合上创造经验。

    图为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司司长武津生主持会议

    图为国家质检总局办公厅主任高玉潮宣读“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大典”编撰工作优秀组织单位和优秀编撰产品表扬通报

    图为中国质检出版社社长李迎丰介绍“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大典”编撰出版工作情况

    中国质检出版社社长李迎丰介绍了“大典”编撰出版工作情况。会议对“大典”编撰工作优秀组织单位和优秀编撰产品代表进行了表彰。会议还举行了赠书仪式,支树平、梅克保等代表国家质检总局向中央和国家有关部委,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政府,中央文献馆、国家图书馆,中央党校图书馆、国家行政学院图书馆、国防大学图书馆以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图书馆等单位赠送了“大典”。

    图为支树平、梅克保、吴尚之、王家新、李迎丰为“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大典”首发揭幕

    图为支树平、梅克保、吴尚之等领导为“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大典”编撰工作优秀组织单位和优秀编撰产品代表颁奖

    图为支树平、梅克保、吴尚之等领导为“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大典”受赠单位代表赠书

    国家认监委、国家标准委、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管理司、国家质检总局各司局和直属挂靠单位有关负责人,组织各分卷编写工作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检验检疫局主管领导和有关负责同志,中央文献馆、中央党校图书馆、国家行政学院图书馆、国防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等受赠单位代表以及新闻媒体记者共200余人参加了会议。

    图为大会现场

    图为“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大典”丛书(59卷)

    “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大典”是“十二五”重点图书规划项目、2012年国家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入库项目、2013年财政部中央文化企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助项目、2015年国家“丝路书香工程”重点翻译资助项目,由国家质检总局主编,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和检验检疫局3000余人历时4年编写而成,由中国质检出版社出版。该书按省级行政区设置分卷,约30个产品编为一卷,共59个分卷,收录了国家质检总局实施地理标志保护的1000多个地理标志产品及1万余幅产品图片,内容包括每个地理标志产品的地理环境、文化背景、文化积淀、品牌建设、知识链接等,充分展示了丰富多样的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和历史悠久的中国地理标志文化。

    (供稿:综合办公室)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39548。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传真至010-84636699-1239,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我要评论  查看评论
本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