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网讯(通讯员 江婵 陈一仆)2月26日,上午10点,纳雍县沙包镇水淹坝村三组的龚华就忙着给猪饲料加水搅拌,“12点钟喂猪,提前把饲料拌好,让它有个充分发泡的时间,猪吃了容易吸收。”养了10余年猪的龚华深谙养猪之道。
龚华在给猪喂食。江婵 摄
如今57岁的龚华,是水淹坝村的养殖大户、致富能手,他家的养殖场里,有12头能繁母猪,100多头即将出栏的半大猪。
2011年,在外干泥水工的龚华回到家乡养猪,刚开始的两年每年买进四五头小猪,养大了再卖出去。后来觉得买小猪的钱是笔不小的数目,成本高,不划算。2013年开始,龚华买了七八头母猪仔回来饲养,从中挑选出3头体格最好的养成能繁母猪。
龚华家的小猪仔在吃奶。江婵 摄
母猪生仔后,龚华家的猪一下子增多了,白白胖胖的小猪仔密密麻麻,龚华喜忧参半。喜的是小猪多了经济上有盼头,忧的是缺乏护理产褥期母猪和幼崽的养殖经验。龚华摸着石头过河,边养边学,边学边养。
2018年,龚华花了1000多元学费,外出参加了养猪专业培训。回来后,他将理论变为实践,养猪得心应手、顺风顺水。通过养猪,龚华成了村里的致富能手。
龚华家圈舍里正在吃食的小猪。江婵 摄
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龚华在村里聘请了一个村民全职帮助管理养猪,每个月支付3000元工资。近几年,他家每年的纯收入有20万元左右。周边村民看到龚华养猪赚钱,纷纷向他请教养猪之道。龚华无私地将养猪经验手把手教给大家。
龚华(左)指导龚吉礼(右)养猪。江婵 摄
在龚华的带动下,如今水淹坝村有养猪大户6户。2019年,建档立卡户龚吉礼就在龚华的指导下开始养猪,现在养殖规模已经达到100多头。
像龚吉礼一样,村民龚宇也在龚华的带动下养猪。龚华送了一头母猪给村民龚宇家作为养猪本钱,如今龚宇家养猪规模达到30多头。
龚华拉猪饲料到圈舍喂猪。江婵 摄
“现在我还没达到理想,我的理想是把周边一起养猪的几户人带动得跟我一样。另外,我想把规模扩大到两三百头,多解决几个人的就业。”对于养猪,龚华一直保持着一股闯劲。
看到村民发展养猪的积极性,水淹坝村村支两委积极支持。去年,村里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为支撑,为几户养殖大户申请了化粪池修建补贴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