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网讯“小鸭子们,快来吃食啦,多吃点长好点……”
走进长顺县代化镇纳傍村毛力后坡养殖基地,只见棚内毛茸茸的小鸭子,或悠闲漫步,或竞相觅食。长顺县代化镇纳傍村副支书杜贤刚不时拿着竹竿赶小鸭子,让小鸭子活动一番,不时为小鸭子添加饲料。
“养殖基地共有三个小单元大约3000个平方,总规模达大约到6000羽,目前,已经改造完成一个小单元,投入鸭苗1200羽,我们也在加紧对另外两个小单元覆床、水线、保温设施等进行改造,争取早点投入使用。”长顺县代化镇纳傍村副支书杜贤刚介绍说。
在另一边的小单元里,几名务工群众正对棚内设施进行改造,焊接覆床、拉线、检查线路……忙得不亦乐乎。
“我们这几天在抓紧时间改造鸭棚,120元一天,工作也轻松,希望赶紧改造好之后发展起来,让我们周边的更多的群众来这里务工,多增加点收入。”家住在长顺县代化镇纳傍村岩脚组安国华一边拉线一边说。
据介绍,毛力后坡养殖基地原是代化镇纳傍村闲置养殖场,今年1月,代化镇因地制宜,积极引进长顺县但家食品有限公司,将闲置养殖场盘活,用于养殖鸭子,并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利益联结全村1763人。
“公司提供鸭苗、技术,采取订单养殖。全部投产以后,我们想让村里更多的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的同时,让大家学习好鸭子的养殖技术,努力把这个产业打造成为我们纳傍村的特色产业。”长顺县代化镇纳傍村副支书杜贤刚信心满满。
产业发展是激活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近年来,长顺县代化镇以产业发展为抓手,按照“一村一特、一村一业”产业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在纳傍村、斗篷冲村等,通过划分小单元的方式,对闲置资产进行盘活,积极壮大发展养殖业,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助推乡村振兴。(宋恒婷 罗远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