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心洲3000亩的优质柑橘,如果能够实现统一质量、统一标准、统一品牌,完全可以像丁庄葡萄一样与中高端大型农超集团挂钩合作,迈向更广阔的市场。”日前,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江心洲生态农业园区第十四届柑橘节如约而至,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赵亚夫参加柑橘节,为江心洲柑橘产业建言献策。
活动中,赵亚夫及其团队和省、市、区各级农业系统人员来到江心园区五套村红美人种植基地,开展“田间会诊”。江心洲柑橘产业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危机,尤其是去年遭遇极寒天气,江心柑橘产业受到严重威胁。“在关键时刻,江心果农有幸邀请到赵亚夫和一批省、市行业内的权威专家,为江心洲柑橘产业、共商良计,这在江心洲柑橘产业发展历程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园区党工委书记王成说。江心果农梁萍也参加了研讨会,“去年赵老团队来指导后,今年柑橘的长势很好,产量和质量都提高了。”
今年以来,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积极开展农民专业技能提升系列培训,专家针对农户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采取专题讲座、交流问答、田间地头指导等形式,进一步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用科技手段帮助提升农户的种植养殖技能,深受农户欢迎。
李蔚和是扬州大学农学院学生,今年暑假到十月期间,他和同学们一直住在丹徒区世业镇,每天到半人高玉米地里进行数据测量和性状记录,再将数据汇总报告给学院。世业镇一片多达550亩的玉米田内,有250亩作为扬州大学农学院专家团队的一大科研基地,用于玉米品种的实验和培育,剩下的300亩则种植着专家团队精挑细选出的各种鲜食玉米和饲料玉米。两年前,扬州大学农学院的专家们在世业洲开辟了科研基地,引进多个优良玉米新品种,带领学生们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大大提高了玉米种植的科技优势与经济效益。镇江农谷农业科技园有限公司高级农艺师刘雪基介绍,今年公司在世业镇种了150亩地,估计鲜食玉米的产量在5吨左右,最终效益比传统玉米品种翻了一番。世业镇也凭借鲜食玉米种植,入选第十一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为该镇鲜食玉米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成功探索出一条产农结合,政企合作的科技富农之路。
世业镇农业科技园
绿水青山,生态盎然。走进丹徒区高资街道的水台村,丹徒特色畜禽产业分店就开在这里。丹徒特色畜禽产业分店及便利店项目建设是丹徒区践行“江苏农村科技服务超市”的重要举措,旨在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加快推动科技服务进村入户,带动服务区农户增产增收。区科技局指导镇江市天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多个稻鸭共作示范基地、发酵床示范基地和全国唯一的润州凤头白鸭养殖基地为依托,创建丹徒特色畜禽产业分店及便利店,并开展了一系列社会化农村科技服务活动,致力于推广生态科技种养,通过开展精准帮扶,找问题、寻路径,引人才、搞合作,征集技术难题,制定解决方案,引进新品种、新工艺,对接相关院校技术专家,有效帮助企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多次获批各级科技扶持经费支持,在农业科技攻关、技术示范推广、遗传资源复活、科技扶贫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也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落地见效。
高资街道稻鸭共作示范基地
据了解,自丹徒特色畜禽产业分店及便利店项目实施以来,已提供现场指导58次,接受咨询服务456人次,示范带动种养结合面积7000余亩,举办技术培训班15期,培训农民1268人次,带动本地大户25户,辐射农户50户,帮助农户销售稻鸭米达8万余斤、稻田鸭1000余只。(张鹏云 徒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