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质量新闻网肉制品频道!
在线投诉 | 维权投诉: weixin.tousu.cqn.com.cn
您当前位置: 肉制品频道>>质量头条>>

赶着牛儿奔小康!德江养牛人真“牛”

2021-12-13 21:31:37 多彩贵州网

多彩贵州网讯(何佳有 王显)割草、配料、喂牛……天刚蒙蒙亮,在德江县钱家乡下层村的春风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冯万成一家便已经开始在牛棚里忙碌了起来。

只见在冯万成家的养殖场内,上百头牛儿膘肥体壮,除开10余头幼牛外,其余都在1400斤以上,最大的能达1700多斤。

“在发展肉牛的几年中,得到了党的一系列惠农政策,使得我在发展的前几年享受了免息贷款,资金上不用愁,发展肉牛劲头十足。”冯万成看着牛棚内的牛儿,内心十分感激。

得益于政策支持和肉牛市场稳定,也使得该乡平安村村民张月胜心情大好。

今年,他们夫妻俩养殖的45头牛,不仅卖出了11头,赚了20多万元,还走上了一条绿色循环致富之路。

“对于肉牛产生的粪便,我们从来没有外排过,而是通过干湿分离机,将其转化为天然的有机肥。”张月胜高兴地说,“现在经过我家的牛场,你是不会闻到那种难闻的气味的,而且这些有机肥我还施在了自己种植的507亩花椒上,这样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花椒的施肥成本。”

因牛而兴,因牛而富,因牛而美。近年来,德江县充分利用山地资源优势,把肉牛产业作为全县的主导产业之一,不断做优做强,并依托肉牛产业,发展起牧草种植,让肉牛产业牵出了农民增收致富、乡村振兴的好门路。

在德江县煎茶镇石板塘村,一座刚修建起来的肉牛养殖厂被青葱的饲草包围着,前几天刚从威宁运送过来的第一批肉牛已经入栏。

走进了解,这正是今年刚上任的村支书项吉桥家的肉牛养殖场。由于夫妻俩勤勤恳恳,养殖场被打理得井井有条,看着圈舍里的牛儿吃着草料,让项吉桥夫妇对养殖肉牛充满了信心。

“这几年我也发展过烤烟、辣椒等产业,效益是有,但是成效不大。”项吉桥说,“正巧的是这两年政府大力支持养殖肉牛,而且我也考察过肉牛市场,行情不错,所以我就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今年准备养殖50头肉牛,也让我们村的肉牛在现有的规模上进一步扩大。”

不仅如此,为了激发群众养牛的积极性,该村还按照“一户不漏,一人不落”的原则,组织群众以院坝会、田间地头会等形式,向群众宣传肉牛政策、开展技术培训,解除了群众发展肉牛产业的后顾之忧。

“我们往年就喂了两头牛,但现在政策好啊,为了多找一点钱,今年就买了两头母牛,而且还下了两头小牛,大概一头牛一年的收益也有近万元。”说起养牛政策带来的好处,村民项江文的内心特别满足。

如今,石板塘村积极探索“种养结合”养牛发展新模式,该方式不仅让村庄环境变美,也让大部分群众从中获得利益。截至目前,该村共种植牧草500亩,肉牛存栏量有503头,存栏50头以上家庭养殖有5户,20头至50头的散养户有65户,5至10头的基本户有20户。

德江县煎茶镇石板塘村村主任助理熊郑明表示:“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我们村充分利用好农祥牧业牧草种植基地的优势,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让群众的腰包更加鼓,生活更加富裕。”

钱家乡和煎茶镇的肉牛发展只是德江县肉牛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如今,德江县正一步一个脚印,以养牛为主业,打造种养发展模式,并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契机,着力提升养殖户们的养殖技术水平,推动肉牛产业再攀高峰,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将村美民富的新画卷描绘得更加惹眼、喜人。

(责任编辑: 陆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