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管    中国质量报刊社主办
  • 分享链接
  • 舆情秘书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综合>>质量时评

别让“向上取整”成为快递业“灰色规则”

2025-07-11 15:17:30 中国质量新闻网

□庞鹤

日常寄快递时,你是否注意过快递的计费方式?近日,澎湃新闻记者测评多家快递公司时发现,半数快递企业在续重收费中存在“向上取整”行为。例如,2.1公斤的快递算3公斤(收费),甚至有快递公司将重量为2.7kg左右的快递,标注为4kg。

对此,一些快递行业业内人士称,“向上取整”是行业惯例;快递包裹数量巨大,通过“取整”方式,能够降低计费复杂度、节约成本、减少风险。笔者认为,这种说法委实站不住脚。如今物流系统已高度数字化,精准计算每件包裹的实际重量或体积并非技术难题,所谓“降低复杂度”不过是图自身操作简便;而将零头强制进位的“取整”,本质是把本应由企业承担的运营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并非真正的“节约成本”;至于“减少风险”,更与精准计费无必然关联,反而会因计费不透明引发质疑。

况且,“向上取整”的做法既不合法也不合规。一方面,新版《快递服务》国家标准明确规定,快递服务主体应使用秤、卷尺等计量用具测量快件的实际重量和体积重量,以确定正确的计费重量。计费重量以千克为单位,保留小数点后至少1位。根据《快递市场管理办法》的规定,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应当在营业场所公示或者以其他方式向社会公布其资费标准等服务事项。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应在快递运单上如实标注快件重量。由此可见,“向上取整”的做法并不合规。另一方面,无论是《价格法》还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都明确规定消费者有权获得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而“向上取整”的计费方式直接损害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涉嫌价格违法。再者,如果快递公司事先没有告知消费者快递续重“向上取整”的计费标准,还涉嫌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

快递计价“向上取整”,看似微小的“四舍五入”实则是对消费者权益的隐性侵犯——它绕过透明计价原则,将少于实际的重量强行按更高标准收费,本质上是单方面转嫁成本的不公平交易。企业若依赖这种“取巧”方式获利,就会降低提升运营效率、优化计价体系的动力,陷入“偷懒式盈利”的恶性循环,长此以往,不但会陷入信任危机,还会损害整个行业的健康“肌理”。

上述被测评企业中,有半数存在“向上取整”的问题,这说明此种计费方式在快递行业并非个别现象,可能已成为行业普遍存在的“灰色规则”,应当及时遏制。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督和引导,有必要采取约谈、曝光处罚等方式,倒逼企业自查整改,引导快递企业“按规收费”,维护市场秩序。快递企业需将目光放长远,试图通过正常交易外的隐形费用来获利的行为,表面上看算盘打得很精,其实算错了长远账,消耗的是消费者的信任,损害的是自己的信誉,甚至是行业的口碑和形象。毕竟,对快递服务行业来说,其核心竞争力从来不是斤斤计较的算术题,而是要本着“童叟无欺”的诚信原则作业。作为消费者,要对违规行为说“不”。如遇快递企业“向上取整”,要积极维权,留存相关收费凭证,向相关部门举报、投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小计量”连着“大民生”。唯有打破“向上取整”的“灰色规则”,确保每一克重量计价公平合理,每一笔钱花费清晰透明,方能营造出规范健康的消费服务环境。这既是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有力维护,也是市场迈向成熟发展的必然要求。

(责任编辑:八雨)
相关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