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质量出品>>质量时评>>

上门更需把好门

2024-02-29 14:32:04 中国质量报

□ 杨玉龙

打开小红书、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及各种提供服务的平台,输入“上门”,会看到“上门代厨”“上门喂养宠物”“上门整理收纳”等词条,给人的感觉是,只要有需要的服务,都可以实现“送上门”。“上门经济”悄然兴起,给人们带来了便捷的生活体验,但也存在从业者资质不一、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交易不规范、消费维权难等问题。

 (据2月27日《中国消费者报》)

做饭、美容、喂养宠物、洗车、修手机……随着人们工作生活节奏加快,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兴起,点对点的上门服务逐渐成为生活常态,催生“上门经济”。

“上门经济”作为一种服务消费模式,它通过互联网平台或社交媒体等渠道,将服务人员或商品直接送到消费者家中或指定地点,消费者足不出户就能把过去在门店才能享受的服务“搬”进家里。

“上门经济”为消费者带来便利与福利,“花钱买便利”成为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多元化的服务内容,减轻了人们的负担。同时,“上门经济”也拓宽了一些人的创业增收渠道。以上门做饭为例。如今除了自己在家做、去饭店吃之外,还流行起了“私人订制”,即在平台下单请私厨上门做饭。这种服务模式让消费者享受了美味和便利,也让一些身怀厨技的人找到了新的挣钱路子。据媒体报道,在一些平台,生意好、接单多的厨师只在春节前后的10天时间里就挣了两万多元。

不过,需要引起注意的是,“上门经济”虽受到消费者欢迎,且市场体量正逐渐增大,但各种问题也开始显现出来。据了解,相关从业者资质不一、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收费不合理、交易不规范、消费维权难等问题困扰着消费者。这些问题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行业的发展。

“上门经济”要想健康发展,必须进行规范,而完善行业标准体系尤其重要。据了解,目前“上门经济”主要有两种运营模式,一种是个人独自经营,提供零工型服务;一种是企业化运行,由机构提供服务。由于缺乏相关行业标准、市场规范等,不管是个人还是企业,其上门服务都带有自发性、随意性,服务质量难以保障。对此,相关部门当根据市场情况,制定行业标准和规范,引导行业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同时,还要加强对推介上门服务平台的监管。平台作为消费者和上门服务提供者的“中介”,有利益参与,对服务交易活动理应承担相应责任。相关监管部门要将介绍上门服务的电商平台纳入监管范围,督促其完善门槛准入机制,做好各类资质的审核工作。

消费者要尽量通过正规渠道寻找上门服务,注意核实服务提供者的身份信息及各类资质证明,搞清服务事项、流程及收费标准。如果发生纠纷,要注意留存相关证据,运用法律手段维权。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水川)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以高标准质量强省建设 助推海南自贸 ...

  • 创新为引擎 进取无止境——记“国家 ...

  • 北京通州:邀请市民随机“点单”

  • 江西于都:快检护航元宵节食品安全

  • 重庆市合川区市场监管局开展景区食品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