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质量出品>>质量时评>>

城乡融合康养应因村制宜因人制宜

2023-08-14 11:16:32 中国质量报

□ 丁慎毅

据上观新闻报道,上海朱泾镇新泾村的享莱乐新生活文化社区(以下简称“享莱乐社区”)改造了22栋村民的闲置小楼,辟出76套客房,既可满足城市老人短期旅居的需求,也可提供签约长住的服务。运营几年来,这里已集聚一大批城市“银发”住客,他们不仅可享受社区“管家”式服务,还能定期参与咖啡沙龙、书画展等形形色色的文体、康养活动,或“围观”一些创业青年和项目的到来……

目前国内养老呈现“9073”的格局——约90%的老年人居家养老,约7%的老年人依托社区支持养老,3%的老年人入住机构养老。从最大群体的居家养老看,其中空巢或单身老人不在少数,一部分还住在没有电梯的老旧小区。独自在家的老年人往往会面临许多生活不便和困难,甚至有安全风险。虽然一些地方探索智慧养老,但在居家养老的情境下,智慧养老服务的应用仍相对不足,更是解决不了老年人更美好的康养以及社交需求。而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乡村生态和基础设施得到明显优化提升,将康养项目嵌入乡村,老年人在这里嗅闻健康空气,品尝健康食材,慢享乡间安宁,寻找往日情怀,不但更有利于康养,解决老年人的社交难题,而且有利于一体解决空心村和城市养老难的双重困境。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大学生进入社区就业和农民工返乡,一些社区建立青年创新创业家园,启动涵盖民宿设计、数字乡村、羊肚菌种植、乡村旅拍等多元项目,越来越多的亲子家庭把朱泾作为旅行目的地。这又为市区老年人乡村养老可持续性提供了更多支撑。

或许有人说,这种模式固然好,但农民养老怎么办?农民养老同样可以分为老有所为和老有所养。对前者,活力老人为农康旅提供服务,本身就是养老。就后者而言,可以通过互助式“抱团养老”来解决。比如,同样在上海,有的地方坚持村委会主办、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原则,和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和农民就业结合起来,创新宅基地流转模式。入住的老年人将自己的宅基房流转至村里进行统一管理,出租后的租金除去支付养老服务费用,还能有相当一部分的结余。同时,把农村经济搞上去,村集体有钱了,就可以预留一部分资金发展老年人“抱团式”养老,村民只需掏少量钱就可以加入村集体养老机构养老,享受老年生活。另外,村民还可利用“时间银行”这一信用产品,促成乡村抱团养老。

总之,“乡村旅居+田园康养”的社区形态要以健康产业为核心,因村制宜、因人制宜,将田园、健康、养生、养老、休闲、文化、旅游等多元化功能融为一体,形成生态环境较好的农康旅综合体,带动农文旅发展,推动“三产”融合,促进城乡融合养老多赢。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水川)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市平坝 ...

  • 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堆“玲龙一 ...

  • 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州市电子商务孵化中 ...

  • ​浙江省金华市金义新区新能源汽车零 ...

  • 江苏金成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接到的国内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