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品牌>>食品>>

雀巢咖啡“乘风”618,助力中国咖啡文化发展

2023-06-20 13:33:40 中国质量新闻网

承载着消费者、各大电商平台,以及品牌等多方期待的618购物节于上个周末收官。此次,雀巢咖啡携全品项系列包括即溶咖啡,研磨咖啡,即饮咖啡,胶囊咖啡等产品,在天猫、京东、拼多多、抖音等多个电商平台开展了618促销活动,力求让每一位咖啡爱好者都可以找到并享受属于自己的那一杯好咖啡。

数据显示,雀巢咖啡今年618促销活动中黑咖啡的销量在今年持续增长的趋势中,在大促中较去年实现了双位数的增长,在拼多多、抖音等新型平台上的销量也实现了双位数的增长。“刚刚接触咖啡的中国消费者往往更倾向于奶咖,黑咖啡持续的增长从侧面说明中国的咖啡文化日趋成熟。我们今年在多个平台的优异表现则体现出咖啡消费群体日趋多元化、消费需求日趋细分化发展。而且消费者越来越关心产品是怎么做出来的。因此,从原料,到工艺,到包装,到使用,我们会更透明的跟消费者分享,也会继续围绕消费者的需求打磨优质产品,这是品牌的核心。”雀巢咖啡中国传播及创新总监赵雪玫介绍。

当下,“早C晚A”在年轻人中广泛流传。咖啡赛道的火热让人很难意识到咖啡在中国的兴起不过是这三十余年的事情。

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雀巢进入中国市场,开启了在中国的长期发展之路。自1988年起,雀巢咖啡开始植根云南。当年,一句“味道好极了”的广告词成为了一代人对咖啡的“初印象”。当时的广大中国消费者并没有喝咖啡的习惯,也见不到大片的咖啡田。

为此,雀巢于1992年在云南省成立了一个咖啡农艺服务部门,旨在实地推动当地咖啡产业的发展。经过30多年,在七代农业专家的不懈努力下,雀巢引进、培育出适合当地土壤条件和气候的咖啡种子,并为咖农提供技术建议,以提高其咖啡豆产量和质量,共惠及45,000多名农户。到1997年,东莞雀巢咖啡生产厂已经可以直接从云南采购所需的全部小粒种咖啡豆,而无须从国外进口。

根据多项数据综合统计显示,中国消费者人均每年消费11杯咖啡,这个数据在10年前还是2杯。随着咖啡文化在全民范围内的普及,消费者口味需求、饮用场景变得更加多元化,中国正在形成自己独特且不断更新的咖啡市场。依托对消费者敏锐的观察,雀巢咖啡不断创新,仅2022年就推出了近百余款新品。当前,雀巢咖啡多条产品线采用来自云南的咖啡豆,并且推出了云南限定系列产品。在全球咖啡购买者和爱好者中创造声誉并最终推动云南咖啡豆需求增长的过程中,咖啡豆的风味特性和质量始终是关键因素。

从咖啡豆到消费者杯子里的饮品这一过程并不简单。为了确保各类消费者都能品尝到品质如一的咖啡,雀巢需要严格把控每一个生产环节。咖啡豆离开集装箱,被送进豆仓中,导入取样器,经过清洁设备去掉碎豆和豆皮,再进入储存仓进行烘烤。烘烤后的咖啡豆经过研磨、萃取后、蒸发浓缩,再利用喷雾干燥技术,把液体分解成液体小颗粒,使其在喷雾塔里下降的过程中变成一粒粒咖啡粉。每一批生豆和烘焙过的豆子都会严格取样检验,只有通过“考核”才予以“放行”。

今天,全球每秒钟就要消费5000多杯雀巢咖啡。雀巢相信,一个公司要想取得长远的成功,不仅要为其股东创造价值,而且要为其经营所在的社区创造价值,也要为消费者创造价值。在创造共享价值的前行路上,雀巢咖啡从未停下脚步,始终坚持与消费者共创、共享、“共续每一杯”。

(责任编辑:加贺)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守护标准初心 传递强国之规——走进 ...

  • 浙江省长兴县市场监管局做好小番茄农 ...

  • 辽宁省锦州市市场监管局开展食品安全 ...

  • 辽宁省锦州市滨海新区开展集贸市场计 ...

  • 福建闽侯县东南汽车城产业园已成为集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