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记者 江岱)为进一步深化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加强民用“三表”(水表、电表、燃气表)源头治理,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福建福州闽侯县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居民水电气计量与收费问题集中整治,依法查处民用“三表”生产企业违法违规行为。为发挥案件的警示教育作用,现将典型案例公布如下:
案例:闽侯县某水表生产企业未按规定标注被委托方相关信息案
基本案情:2025年6月,闽侯县市场监管局在对福州某水表生产企业检查中发现,该公司成品区内,一批受其他企业委托生产的水平螺翼可拆式水表上,未依法标注本企业(被委托方)相关信息。
该行为违反了《计量器具新产品管理办法》第十六条的规定,已构成“委托加工的计量器具未按规定标注被委托方的单位名称、地址、型式批准标志和编号”的违法行为。目前,此案正在调查中。
典型意义:民生计量连民心,“三表”虽小,却直接关系群众的钱袋子,是保障消费者知情权、公平交易权的“第一道防线”。
此案中,涉案企业看似只是“漏标信息”,实则触碰了计量器具生产的底线——每一块流入市场的水表,都必须清晰“亮明身份”,让消费者知道其由谁生产、是否合规。市场监管部门对这一违法行为的查处,既是对企业主体责任的明确警示:委托加工计量器具绝非“隐身生产”,必须依法标注被委托方信息,守住合规底线;也是对全行业的严正提醒:任何试图在计量器具标识上“打擦边球”“耍小聪明”的行为,都将受到监管查处。
此案涉案金额虽不大,但释放的信号清晰而强烈:市场监管部门对民用“三表”领域的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无论问题大小,只要侵害群众权益、违反法律法规,必查必究。唯有让每一块水表、电表、燃气表都规范“亮名”上市,才能真正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筑牢民生计量的“安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