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管    中国质量报刊社主办
  • 分享链接
  • 舆情秘书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民生>>便民

你的药可能“中暑”了!速来抢救......

2025-07-31 21:57:58 厦门市场监管

俗话说“夏有三伏,热在中伏”

昨天我们进入三伏天的中伏

意味着一年中最热时段到来

大范围持续高温天气下

人要纳凉避暑

药品是否也需要“避暑”储存呢?

有些药品和我们一样怕热、怕晒

高温和潮湿可是它们的“天敌

药品该怎么度过高温高湿的夏天?

厦门市市场监管局给您来支招~

说明书是权威,听它的准没错!

要让药品好好扛过夏天

药品说明书的贮藏条件

必须好好遵循!

01 常温保存

温度范围:10℃~30℃。

注意事项:需避免阳光直射,保持环境干燥。

02 阴凉处保存

温度范围:不超过20℃。

注意事项:存放在避光且温度较低的地方。

03 凉暗处保存

温度范围:避光且温度不超过20℃。

注意事项:应使用不透光的容器(如棕色瓶)存放。

04 冷处保存(冷藏)

温度范围:2℃8℃。

注意事项:不要冷冻!不要冷冻!

必须“进冰箱”的“冷酷”家伙们

生物制剂:比如还没开封的胰岛素、干扰素、疫苗、免疫球蛋白,还有那些肠胃的小卫士——微生态活菌制剂(像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必须得放冰箱冷藏。但记住,严禁冷冻!冷冻会让它们蛋白质结构“崩溃”,没有药效。

部分外用药:比如滴眼液、滴鼻液、滴耳液,还有一些洗剂、搽剂(特别是那些用挥发性溶剂做的),像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就得冷藏。

怕热的栓剂:肛门栓、阴道栓这些,夏天高温一晒,容易“融化变形”。夏天建议让它们去冰箱“避暑”,或者用前先放冰箱“冻”硬一点再用。

“常温”更适宜的药品

糖浆类“甜蜜陷阱”:像止咳糖浆、感冒糖浆,低温下容易“结晶”,就像糖浆里藏了小石头,浓度都变了。室温密封保存就好,开封后抓紧喝,一般1-3个月是没问题的。

乳膏剂“小胖子”:红霉素软膏、皮炎平等,你把它们冷藏,它们可能会“闹情绪”——水油分离,变得不均匀,抹起来也不舒服,药效还受影响。除非说明书特别说“要冷”,否则就常温避光保存。

气雾剂和喷雾剂“喷子们”:沙丁胺醇气雾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这些“喷子”,低温会让它们“喷不动”“喷不匀”。

开封的固体药“干将们”:已经拆了包装的片剂、胶囊、散剂,放进冰箱?那简直是“吸潮”大法好!湿气一吸,变质速度加倍!赶紧找个阴凉干燥的地方储存。

保存注意事项(划重点!)

开盖的药,赶紧用!并在包装上写上“开盖日期”,不然时间长了你自己都忘了开了多久。

需要阴凉或凉暗处保存的药,夏天室温要是飙到20℃以上,如果你打算很快用完,那在室温存放也行;要是需要久存,那还是放进冰箱冷藏室“续命”吧!说明书说“不能冷藏”的,听它的,不要乱来!

夏日外出

药怎么带得安心?

出去玩,药也不能落下,但怎么带是个技术活。

短途(小于1小时):简单粗暴!冷藏药品用冰袋+密实袋,给药品一个短暂的“冰浴”,够它撑过这一小段“热辣”的旅程。

长途(时间有点长):专业点!冷藏药品需要用医用保温箱+冰袋!让药品在整个旅程里都能保持“舒适温度”。

乘飞机(注意啦!):药品千万不能托运!必须随身带,让药品陪着你“高端大气上档次”地出行。

拿起你的药

仔细看看说明书

按它的“脾气”来伺候

这样才能保证你的“小药片”们活力满满

让你用药更安全、更有效!

来源: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科普怀化

(责任编辑:陆明)
相关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