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进入暑假假期,露营、玩水成为不少家长陪同孩子消暑的热门选择之一。为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助力构建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广西桂林市市场监管局结合夏季消费特点,发布解暑消费提示,助您规避消费陷阱,安全舒心度夏。
一、露营
露营已逐渐成为大众休闲的新宠,消费者在选购露营装备时可依据自身的经济状况和实际需求,如经常性、长期性露营的可以选择更耐用、更高性能的装备;偶尔的、短期性的选择简易轻便的装备即可。在夏季,露营更倾向于注重装备的透气性、防晒度等。
选购露营装备时,应在大型正规、信誉较好的商场、品牌专卖店、电商平台购买。注意查看商品的标签标识,切勿购买标识不全的产品。不同的装备、不同的需求则需要看不同的标签数值,如选购帐篷可以查看是否达到GB/Z27735—2022《野营帐篷》的国家标准;需要较高防水性的可参考产品涂层的PU值;注重防紫外线功能的可留意紫外线防护系数UPF和UVA透射比数值;睡袋则主要关注填充物参数和隔热指标R值;卡式炉要选择具备过压保护装置的。
选择露营目的地,建议优先选择已经开发完备且正规的露营经营地,提前核实好收费内容,确认是否需另外支付停车费、垃圾清理费,服务内容是否免费提供露营野炊工具等。如选择自行探索尚未开发的露营地,更要以安全为第一位。提前关注天气变化,避开雷雨、大风、阴晴不定的天气,还要注意用火安全,践行绿色环保“无痕”露营理念。
二、漂流
酷暑难耐,来一场漂流,既刺激又解暑,但漂流属于高风险旅游项目,极易发生擦伤、磕伤等意外事故,安全注意事项不可不知。
在选择漂流项目前,可先行了解各漂流地的漂流距离、体验时长、惊险程度等,再结合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喜好,选择合适的漂流地。还应提前确认门票是否包含保险、装备租赁等附加费用,避免遇到现场加价。
出发前最好携带一套干净衣物以备更换,可尽量穿着简单、易干或防水的衣物。保存或者托管好贵重物品,不要携带上船,确有需要携带手机或者相机类电子产品的,要提前做好防水措施。漂流前仔细阅读漂流须知,听从护漂工作人员的安排,在其指导下穿戴好救生衣和护具,保持正确乘坐姿势,切勿在落差或者流速大的河段打闹嬉戏。漂流结束后,可喝些热水或者姜汤,能够驱寒保暖预防感冒。
同样地,建议消费者尽量选择正规且有资质的漂流地,即使是近期爆火且看似舒缓休闲的“窝囊漂”,也应当佩戴好专业救生衣和护具,并在专业护漂员的指挥下进行,切勿自行冒险打卡“网红野景点”。
三、防晒套餐
夏日炎炎,人们长时间在户外活动,则皮肤极易晒黑晒伤,所以防晒工作要做到位。在选购防晒产品前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一下防晒的相关知识,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对皮肤的损害是最大的,紫外线根据波长分为中波紫外线(UVB)和长波紫外线(UVA),中波紫外线能量高,会导致皮肤晒伤;长波紫外线穿透能力强,会加速皱纹、色斑形成,导致皮肤衰老,所以,目前我们所说的防晒主要是防UVA和UVB。
(一)防晒化妆品
防晒化妆品标识中的SPF值代表防中波紫外线的能力,PA等级(PFA值)则代表防护长波紫外线的能力。虽然SPF值越大、PA“+”越多的产品防晒效果越好,但同时也意味着添加的防晒剂含量越高或者成分越复杂,过度使用会加重皮肤的负担,甚至还可能引起皮肤不良反应,因此建议消费者根据环境条件选用防晒化妆品,如在阴天或者树荫下的室外活动,可选择SPF15~25,PA+~++值;直接在夏秋季阳光下活动的,选择SPF50+,PA++++值。
除了防晒数值,还要看防晒化妆品的标签标识信息是否齐全,如产品名称、生产企业和地址、保质期、成分表、生产许可证号以及批准文号等。宣称防晒功效的化妆品属于特殊用途化妆品,无论是进口还是国产产品都需要经过批准后才能上市,经过批准的都会有产品批准文号,消费者可以登录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或“化妆品监管”APP核实产品相关信息。标签标识信息不齐全或没有中文标签标识的,消费者要谨慎选择。
(二)防晒衣
防晒衣,即防紫外线服装,一般是指采用具有防紫外线功能的纺织织物制成的服装,主要通过面料吸收或反射紫外线来减少紫外线的透过率以达到防晒的效果。防晒衣的防晒效果主要看紫外线防护系数(UPF),根据国家标准GB/T18830—2009《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的评定》规定,当产品的紫外线防护系数(UPF)>40,且长波紫外线(UVA)透过率<5%时,才能称为“防紫外线产品”。所以,消费者在选择防晒衣时,要留意标签信息,查看是否有标注防紫外线功能及有无UPF值;尽量选择能反射更多可见光、减少热量吸收的浅色系且厚度适中的面料;其次还可关注产品的透气性、合体性,确保防晒衣具有高效防护效果的同时兼具舒适性。
最后,消费者要养成妥善保存相关聊天记录、购物小票、支付记录、订单信息、宣传界面截图等凭证的习惯,一旦发生消费纠纷,可及时联系商家协商解决,如协商无果,应及时主动拨打12315或12345热线,或通过全国12315平台进行投诉举报,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莫嘉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