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消费者杨女士在抖音平台某酸奶品牌直播间观看带货。直播过程中,主播不断引导互动:“观看直播满10分钟、点赞达1000次就能获得积分,可用来兑换限量酸奶勺、过滤器等礼品!”杨女士连续多日积极参与,累计攒下上千积分。然而,当她准备兑换礼品时,商家却以“仅限白银及以上会员参与”“需提供直播录屏和主播信息”为由拒绝兑现,并表示“升级白银会员需在直播间消费满200元”。杨女士认为商家未提前说明会员门槛,存在误导消费行为,于是向江阴市消保委徐霞客分会投诉。
徐霞客分会接到投诉后迅速展开调查。经核实,涉事商家存在以下问题:直播间主播虽口头承诺“无消费兑换礼品”,但未明确告知兑换还需达到特定会员等级;全程以“免费兑换”吸引互动,却对关键限制条件只字不提,致使消费者兑奖时才发现还需提供直播录屏等资料。
经过消保委徐霞客分会两次调解,商家承认直播管理存在疏漏,对带货主播培训不到位。因礼品已无库存,最终商家同意按礼品市场价值,向杨女士补偿等价酸奶产品,并承诺完整公示兑换规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经营者在经营活动中使用格式条款的,应当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商品或者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价款或者费用、履行期限和方式、安全注意事项和风险警示、售后服务、民事责任等与消费者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内容,并按照消费者的要求予以说明。
本案中,商家将积分兑换与隐性消费门槛挂钩,却未在直播互动前清晰告知消费者,导致消费者在错误认知下投入大量时间成本。
【消费提示】
江阴市消保委徐霞客分会提醒广大消费者:
1、警惕“免费”噱头
参与直播互动前,务必要求主播或客服在活动页面明确标注活动规则、兑换条件及限制条款,切勿轻信口头承诺;
2、注重证据留存
对直播间公告、弹幕规则、主播话术等页面及时截图或录屏,特别留意“需消费”“满减”等前置条件;
3、保持理性参与
若商家以“刷数据”“涨人气”为由要求长时间互动,需警惕其可能存在虚假宣传、转移成本的行为;
4、及时依法维权
如遇商家拒不兑现承诺,可向平台投诉或向消保委求助,并提供互动记录、规则截图等有效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