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五一”假期将至,为保障广大市民饮食安全,有效防控食品安全风险,营造安全放心的节日消费环境。南京市六合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温馨提示如下:
一、选正规渠道,把好“入口关”
1.认准正规商家:购买食品应选择证照齐全的商场、超市、农贸市场,勿轻信流动摊贩或不明来源的食品。
2.细查质量状况:选购预包装食品时,查看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条件及配料表;购买新鲜食材时,注意色泽、气味,避免购买变质、过期食品。
3.慎购特色食品:选购地方特色食品、散装食品时,注意现场卫生状况,避免购买无标签标识、来源不明的产品。
二、守烹饪规范,筑牢“安全线”
1.生熟严格分离:冰箱存放食物需分层分类,防止细菌滋生;肉禽蛋、海产品等要和直接使用的乳制品、罐头、水果等分开存放;刀具、砧板做到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2.加热彻底到位:食材应彻底加热至中心温度达70℃以上;谨慎食用生食水产品,避免食用未煮熟的四季豆、野生菌等高风险食物。
3.把控储存时间:熟食在室温下不要存放超过2小时,剩余食物应及时放入冰箱冷藏,再次食用前务必彻底加热。
三、择优质商家,认准“放心店”
1.优选合规餐饮:优先选择“明厨亮灶”、食品安全等级高的餐饮单位,避免前往卫生条件差、就餐人员拥挤的场所。
2.留意就餐细节:用餐前检查餐具是否洁净,食物是否新鲜;发现食物变质、有异味或存在异物,立即停止食用并与商家沟通。
3.践行光盘行动:践行“光盘行动”,理性消费,避免因过量点餐导致食物浪费或变质。
四、护特殊群体,提供“定制餐”
老人、儿童、孕妇及慢性病患者等特殊群体,免疫力较弱,应避免食用生冷、油腻、刺激性食物,尽量选择易消化、营养均衡的餐食。过敏体质者,要仔细阅读食品标签,避免误食过敏原(如花生、海鲜等),外出就餐主动询问菜品成分。
五、留消费凭证,畅通“维权路”
消费者购买食品或外出就餐要索要消费凭证。如发现食品安全问题或出现腹痛、腹泻、呕吐等不适症状,请及时就医,并保留好消费凭证、剩余食物、病历报告等证据。可拨打12345、12315热线进行投诉举报。(杨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