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寒冷,油汀、取暖器、电热毯、暖手宝等各种“取暖神器”纷纷登场。最近在一些社交平台上,关于取暖器的“妙用”引发了热烈讨论。网友纷纷晒出用法攻略,例如烘衣服、烤红薯、热牛奶,甚至还有人整起了锡纸烤肉,边烤边吃,看似十分惬意……这些看似“妙用”实际离谱的行为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稍有不慎极易引发火灾。岁末年初之际,提醒消费者,取暖设备在给我们带来舒适的同时,也隐藏着诸多安全隐患,如果使用不当,很可能会引发严重事故,对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
取暖器“妙用”使不得
使用不当可能引发事故
众所周知,冬季是取暖小家电伤人事故的高发期,致人烫伤、漏电,甚至引发火灾等事故屡见不鲜,除了产品本身质量存在问题外,使用不当也是导致取暖类产品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
最近,一则用取暖器烤肉的视频在网上火了起来。视频里,使用者将小太阳取暖器放倒,打开开关后将其作为电烤炉使用,在表面铺上一层锡纸用来烤肉。只见薄肉片被放置在锡纸上,刷上油后没过几分钟就已经变色。该视频上架后点赞量过千,评论里有不少赞其“真是好方法”“省了买电烤炉的钱”等。但也有网友直言不讳:“这样做实在太危险,万一引发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前不久,杭州市拱墅区半山消防救援站结合冬季火灾形势做了一场有关取暖器火灾隐患的实验。实验中,消防员将一台450瓦的电暖器翻倒,在防护网上放置猪肉、腊肉和虾,仅一分钟时间,电暖器内部发热管中心温度就达到了600℃,五分钟左右食材熟透并开始冒油,此时油滴落在发热管上瞬间产生火花。消防员表示,因为600℃远超油类燃点,一旦火花飞溅,火势将迅速蔓延,后果不堪设想。实验证明,即使给电暖器加上铁网、锡纸或烤盘,也不能彻底消除隐患,这样的做法很危险。
用家中的电暖器烘烤衣物也是很多市民在冬天会做的事情。实际上,用电暖器烘烤衣物也十分危险。实验中,消防员先后在电暖器的表面放上涤纶材质的衣服和袜子,覆盖在电暖器表面的衣服一分钟左右便开始受热收缩变形,并产生浓烈的焦煳味。袜子半分钟开始冒烟,很快就被 “烧” 出洞,受热时间再长一点可能就要出现明火。同样的,衣物、纸张在距离电暖器约10厘米处,被长时间烘烤也会表面变焦。
新型取暖设备受欢迎
使用应远离易燃物品
近年来,例如水暖毯、取暖桌等新型取暖设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例如,水暖毯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接受,它通过内部的水循环系统来加热,相比传统的电热毯更加安全,因为它避免了电热丝直接接触人体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然而,即便是这样的新型取暖设备,在使用时也需要注意安全。如果水暖毯的水管破裂或者水泵故障,可能会导致漏水或者电路短路,从而引发火灾或者触电事故。
同样,取暖桌、取暖茶几也是今年冬天卖得特别火的取暖神器。记者在某网购平台上看到,一款多功能围炉取暖器销量火爆,已售2万多笔,商家称这款取暖器是“冬日宅家神器”“取暖烹饪两不误”,既可以煮茶、烧烤,还能炒菜及为全屋供暖。虽然提供了温暖的屋内环境,但如果使用不当,例如将易燃物品放在取暖桌附近,或者长时间无人看管,也可能导致火灾的发生。在商品评价中,记者看到这样一条:“不好用,用着用着就着火了,客服称底部是不发热的,但我家这台在使用时,底部发热发烫,用得好好的就突然着了火。”
此外,还有部分消费者为了追求更强的取暖效果,会将取暖桌的温度调至最高,长时间使用不仅会造成能源浪费,还可能导致取暖桌内部的电路元件过热,增加了火灾风险。更有甚者,一些家庭在取暖桌周围堆放了大量的杂物,如报纸、塑料袋等易燃物品,一旦取暖设备发生故障或者温度控制失灵,这些易燃物品很容易被引燃,造成严重的火灾事故。
无论是使用传统的取暖设备还是新型取暖设备,都需要严格遵守使用说明,确保安全使用。
不要盲目追求低价
按说明书要求使用
取暖安全关乎千家万户,电暖器具不仅要提供温暖,更要保证安全。近期,全国多地市场监管部门陆续开展了电取暖器专项检查,重点核查产品3C认证情况、排查质量缺陷和安全隐患,核验产品标志、经营者资质等,强化了电取暖产品质量安全源头端治理,督促生产单位严格产品设计,严禁偷工减料,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同时,监督销售方进一步完善商品和服务信息检查监控制度,加强对商品信息的动态监测,确保产品信息真实、准确,及时下架不符合标准的产品,根据平台规则对相关店铺进行处罚。
选购取暖产品时如何鉴别?消费者购买电暖产品时,要通过正规途径购买,认真核对产品的3C标志等,不要盲目追求低价。注意产品标识、规格、型号是否与说明书一致,是否有国家强制性认证标志、产品出厂检验合格证、执行标准代号等。需在潮湿环境下使用的电取暖器,还应查看有无防水认证标志。最好选择功率在2000W以下的电取暖器,以免功率过大引发断电或其他意外。现场通电检验,查看风扇电机的噪声以及转动体是否有异常响声等。
使用前要仔细阅读说明书,按照要求使用,千万不能认为产品简单或自己会用,就忽略说明书的重要性。使用过程中,远离易燃物品和有明火的地方,离墙应有20厘米左右的距离。使用带地线的三孔插座,插座不要位于电暖器上方,最好使用带有过流保护装置的插线板;如果电取暖器有防水功能,要留意插座处是否保持干燥。使用中若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与经销商和售后联系,切勿自行检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