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消费累计获多少积分”“您有积分未使用,到期将失效,请立即登录××兑换商品”……不过,这类颇有诱惑力的优惠,实际上有可能是消费陷阱。
连日来,
江苏省宝应县消协收到相关投诉,
线上线下的积分兑换套路深、
积分到期清零等问题,
让消费者“不知不觉”被套进坑中。
“迷迷糊糊收到短信,以为是某超市官方平台发的。”消费者宋女士于10月13日收到一条短信,“回复HB10用3999积分兑10元微信红包,查看订单上华润通小程序。”于是,宋女士回复了“HB10”短信。接着,华润通又回了短信:“您的票券已成功兑换,请至‘华润通公众号—会员中心—我的卡券’查收,发放后请于7天内使用。”
一周后,消费者宋女士来到淮江大道店,想用10元“生活优惠券”抵扣购物消费。结账时,收银人员说“优惠券”无法使用,称“积分兑换最好直接到门店办理,通过线上平台不大好操作”。因周末,宋女士看到超市仅开通一个人工收费通道,不能影响其他顾客结账,便先付了款。离开柜台后,宋女士找其他员工寻求帮助。店内一女员工也很热情,先在“锦鲤优选”平台上操作,后查看“卡券详情”,发现是要关注“宸运优先” 微信公众号,便在“宸运优先”平台上操作,也没有成功。因“生活优惠券”有效期不长,宋女士想找店内负责人解决问题,但负责人不在。其中,有一男员工说:“券不好用,是因为微信红包转到账户了。”经当场查看,宋女士的微信零钱里并没有这10元。为此,双方发生争执。至今宋女士也未使用过此优惠券。
宋女士的遭遇并非个例。有消费者陈女士收到短信,称积分将在月底到期,点击链接即可兑换。陈女士误以为是移动运营商搞的活动,于是用积分并花数百元“换购”了一台扫地机器人,结果扫地机器人不好用,联系运营商才得知二者扯不上关系。相对而言,“华润通”积分兑换还是真实可信的,存在的问题是从业人员对如何操作不了解,或者说操作流程过于繁琐复杂。现实中,消费者遭遇积分兑换上当受骗较多,各地消协常接到有关积分虚假宣传、兑换商品货不对板或服务涉嫌误导消费的投诉。为此,省消保委开展过消费调查,通过选取“今日有选”“权益严选”“严品搭档”三个平台调查发现,存在产品质量堪忧、宣传引人误解、地址变更、订单失踪以及部分商城客服不畅通等问题。
网络交易平台在法律上具有重要地位和责任。有调查显示,选择电商平台积分兑换的人最多,占比达38.7%。因积分兑换尚无统一运营模式或价值换算体系,经营者往往会在积分使用上设置门槛,甚至存在强制消费情况。“双11”期间,积分“换豪礼”活动丰富多样。为营造安全放心的网络消费环境,消协建议平台应当建立完善的积分兑换规则,设置合理的积分获取规则、兑换价值体系以及清零政策,切实履行《网络交易管理办法》等规定。并提醒消费者及时关注商家有关积分兑换的消费提示,累计积分时,可主动要求商家明示积分兑换规则、有效期等重点事项,在此基础上,合理应用积分,防范兑换陷阱,切勿随意点击来源不明的信息或陌生链接,一定要去商家的官方渠道正常兑换。同时,保留好积分商城购物截图、消费页面等凭证,一旦发生“消费暗坑”,可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