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民生>>便民>>

广东省湛江市消委会温馨提醒:装修公司口头承诺不可信

2024-10-25 09:59:36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近日,有数位消费者向广东省湛江市消委会反映,某装饰工程公司在网络平台上发布的宣传广告“打包票9.9万块钱可以搞定全屋定制”吸引了众多有装修需求的消费者,消费者前往该公司现场考察情况后便与商家签订了合同并交费,到装修时才发现合同约定的内容与当初业务员的口头承诺不一致,引起了消费纠纷。

为提高消费者防范风险的意识和能力,帮助广大消费者规避消费陷阱,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湛江市消委会特发出如下消费提醒:

一、交付装修定金前 应明确项目细节及价格。多数消费者在没有确定装修工程项目的明细以及报价时就交付定金,事后装修公司提供的报价单与装修预算存在较大差距,如果不接受超预算装修,就只能承担违约被扣除定金的风险。对此,建议消费者货比三家,尽量多找几家装修公司进行报价,了解清楚装修项目明细及市场行情,与装修公司的工程项目口头协商事宜都应在合同内注明,以免事后因装修项目内容分歧产生争议。

二、签订正规合同 约定重要事项。签订合同前首先应注意合同名称。“装修工程合同”和“装修定制合同”看似差别不大但实际履行内容并不相同。“装修工程合同”是指室内的装饰装修工程项目,而“装修定制合同”则一般是指家具(柜)定制、门窗定制、墙地面装饰定制、吊顶集成定制、软装配饰和装饰品定制等。其次要看清合同条款。合同一旦签订,更改十分不易,应当尽量将合同内容写得仔细、准确,权利和义务要平等、明确,违约责任要清晰、具体,防止发生争议后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切勿轻信商家的口头承诺,任何口头承诺以及装修协商事项明细都应写入合同条款里面,以防日后商家不认账。

三、合同不规范 注意合同陷阱。部分装修公司提供的合同条款模糊不清,缺乏明确的责任界定,给消费者后期维权增加难度,有些装修公司利用不规范合同欺诈消费者,在工程预算中全包、漏报,施工中不断追加工程量。特别是包工包料的工程,对用料标准不做明确规定,业主一旦在合同中签字,就会掉入装修的陷阱。

四、理性看待“一口价”“全包价” 不要轻信口头承诺。消费者千万不要一时图便宜、图省事而忽略了合同内容,尤其对于价格特别低廉的“一口价”“全包价”承诺,更要问清楚、写明白并签章。“天上不会掉馅饼”,远低于市场行情的装修价格可能处处是陷阱,应理性看待装修公司的推销活动,没有了解清楚装修公司的经营情况前,务必谨慎消费。

五、保留证据 及时维权。要妥善保管好发票、收据等消费凭证,若在消费过程中遇到问题,应及时与商家沟通解决;如果协商无果,可拨打12345热线或向当地消委会投诉,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来源:湛江市场监管)

(责任编辑:加贺)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比亚迪与《黑神话:悟空》达成全球战 ...

  • 一汽丰田皇冠陆放新车亏电调查 |  ...

  • 比亚迪车主注意了!60台新车抽奖福 ...

  • 电去哪了?一汽丰田皇冠陆放多个车主 ...

  • 仰望U9全国陆续交付,与用户一同迈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