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民生>>便民>>

小心无孔不入的“沙子”

2023-11-29 18:15:19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爱玩泥沙是小朋友们的天性,不过在越来越城市化的今天,能找到一处天然的、放心的玩乐场所也不容易了。这不,精明的商家把“沙池”搬到商超游乐场了,宝爸宝妈们可以逛商场溜娃两不误了,但是呢,也有不省心的事……

近来广东省产品伤害监测系统发现,在广州、深圳、东莞等地的商场游乐场里,发生多起小孩玩沙池时将“沙粒”误吞或者误塞耳朵、鼻孔的案例,其中1例还卡在气管里,到医院费了好大劲才取出来,所幸没有造成更大的伤害,但也令家长后怕。除了窒息风险外,还会因为抠挖造成耳道、鼻黏膜损伤。

这些人造沙池多用仿瓷石、小木粒或者决明子沙粒堆垒,仿瓷石沙粒由于色彩丰富、圆润饱满、易于清洁最受欢迎。沙粒大小一般约2~5mm,这个尺寸刚好能“藏”进小朋友的耳朵鼻孔里,也很对小朋友的“胃口”哦。其实,儿童误吞误塞现象是跟他们的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特点有关系的。

生理发育:儿童的口腔、鼻腔和耳道等感觉器官是他们感知世界的主要途径,他们可能会无意识地尝试将这些器官当作“工具”来使用,比如将小物品放入口中或者耳道中。

心理发展:儿童的自我控制和判断力相对较弱,面对新的环境和事物时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同时也缺乏足够的安全意识,不知道哪些行为是危险的,可能会导致误吞、误塞等情况的发生。

为此家长应该加强对儿童的监管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教育他们如何正确地使用和保护自己的感官器官,同时告诉他们哪些行为是危险的,不应该做。

1.请家长们在孩子们玩耍时,始终保持密切的监护,不要让孩子们在没有大人陪伴的情况下独自玩耍。

2.教育孩子们在玩耍时,不要随意将手、玩具或其他物品放入口中、耳朵或鼻孔。这些部位非常敏感,容易造成伤害。

3.提醒孩子们在玩耍时,要注意周围环境,避免被其他小朋友推倒或者撞到。

4.对于年纪较小的孩子,尽量避免让他们接触细小的物品,如沙子、豆子等,以防误吞误塞。

5.如果发现孩子有不适的症状,如呼吸困难、疼痛、肿胀等,应立即就医。

6.在孩子们离开游乐场之前,请检查他们的衣物和身体,确保没有遗留任何物品。

(通讯员 粤市监)

(责任编辑:莳伊)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2023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启动

  • 安徽省怀宁县石牌市场监管所全面排查 ...

  • 浙江省安吉县市场监管局对食品生产企 ...

  • 四川省宜宾市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对学 ...

  • “百日攻坚”加速跑 全面发力见成效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