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民生>>执法>>

【铁拳行动】开学在即视力“告急”,“逆转近视”靠谱吗?

2023-08-29 15:03:47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孩子们的视力牵动着家长的心,然而近年来,在儿童青少年近视矫正领域,存在部分虚假广告误导近视儿童青少年和家长,威胁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想知道“治疗近视”的真相吗?这些神奇的产品真的能“逆转”近视吗?

案情简介

近日,上海市奉贤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在监督检查中发现,某公司在某平台店铺中销售的哺光仪在产品销售页面使用涉及疾病治疗功能的宣传内容,却未展示医疗器械注册证。

经查,当事人销售的哺光仪不属于医疗器械,但其在某平台发布哺光仪广告中含有“控制眼轴异常增长”“近视防控好帮手”“改善眼底血液循环,激活黄斑区细胞再生,提升视锥细胞灵敏度,使脉络膜营养增厚,巩膜弹性纤维增强”等涉及疾病治疗功能的内容。

法律分析

本案中,当事人销售的哺光仪为非医疗器械,但在产品销售页面使用涉及疾病治疗功能的宣传内容,违反《广告法》第十七条“除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外,禁止其他任何广告涉及疾病治疗功能,并不得使用医疗用语或者易使推销的商品与药品、医疗器械相混淆的用语。”的规定,构成非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涉及疾病治疗功能的违法行为。

奉贤区市场监管局根据《广告法》第五十八条第一款第(二)项的有关规定,责令当事人停止发布广告,在相应范围内消除影响并处以罚款。

温馨提示

目前近视发病机制尚未明确,2019年3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儿童青少年近视矫正工作切实加强监管的通知》,明确在目前医疗技术条件下,近视不能治愈。

儿童青少年时期可以通过科学用眼、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减少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方式预防、控制和减缓近视。

家长应该摒除“戴了眼镜会让度数增长得更快”“近视能恢复”等误区,认识到“近视可防、可控,但不可逆,不可治愈”,树立正确认识、科学防控近视的意识。(来源:奉贤市场监管)

(责任编辑:加贺)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北京市通州区市场监管局聚焦辖区重点 ...

  • 未按食品安全要求规范经营 广西柳州 ...

  • 重庆酉阳:农文旅“融”出好风景

  • 洽洽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全产业链模式 ...

  • 重庆市沙坪坝区重庆铁路口岸停车场一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