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民生>>便民>>

警惕“免费送”背后的陷阱

2023-08-22 11:19:39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近日,有消费者向安徽省六安市消保委反映自己上了商家“免费赠送”的当,被骗2000余元。

消费者称自己接到电话,商家宣称在约定时间前往指定地点可以免费领取平底锅和电动牙刷。当消费者前往指定地点参加活动,发现赠送礼品是“引子”,真正的重头戏是商家大肆宣传免费送平板学习机,当在场消费者的消费欲望被调动起来后,工作人员又告知,平板是免费,但需要支付2699元教材费。消费者支付后,工作人员以安装软件为由当场激活平板学习机。在后期的使用中,消费者发现平板学习机存在如软件打不开、售后电话打不通等诸多问题,意识到自己可能上当受骗,遂返回原地要求退货时,被告知商家已离开,找不到商家,即便能找到商家,商家也以机器已激活为由拒绝消费者的退货退款请求。

为提高消费者的风险防范意识,避免消费者落入“免费送”、“零元购”的消费陷阱,保障消费者放心、安全消费,六安市消保委提醒广大消费者:

一、选择正规商家,警惕消费陷阱。消费者购买电子产品应选择有营业执照的正规实体店或者正规的网购平台,应警惕“零元购”“免费送”等促销活动,不被销售人员的营销话术引诱。临时摊位销售商品质量和售后难保障,尽量不在临时摊位购买商品。

二、仔细甄别商品,谨防假冒伪劣。选购时,要了解所选产品的功能,按需选购。注意查看产品标签标识是否注明厂名厂址、产品用途、使用方法、相关认证等商品信息,仔细甄别商品的品质、功能和售后服务,拒绝“三无”、“山寨”产品。

三、提高防范意识,切莫跟风消费。老年消费者容易被火爆的营销场面误导。购买保健食品、大额消费前,最好多征询家属子女的意见,尽量在家人的陪同下购买,谨防针对老年人的欺诈消费行为。

四、索要购物凭证,留意“三包”信息。务必索要发票等购物凭证,询问“三包”期限,对于“随时可退”“买贵退差价”等口头约定最好加以书面备注或者留存相关宣传凭证。发生纠纷,可请求消保委组织调解或向市场监管等行政部门投诉。

(来源:安徽省六安市市场监管局)

(责任编辑:加贺)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以质量求生存 以信誉谋发展——广东 ...

  • 感受千年质量之美——探访河北赵县赵 ...

  • 国家图书馆自习区座无虚席

  • 江苏省海安市推动汽车零部件产品向制 ...

  • 2023年印度尼西亚国际汽车展日前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