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民生>>便民>>

江苏省消保委发布燃气灶选购及使用消费提示

2023-01-12 18:33:30 江苏省消保委

近年来,因燃气灶质量问题或使用不当造成的意外事件时有发生。

据相关媒体报道,2020年6月26日,河北承德兴隆县一户居民家因燃气灶泄漏引发爆炸,夫妻二人身亡;2021年12月,宁夏一居民楼因燃气灶老化发生泄漏,幸而物业及时发现报警排除险情。

家用燃气灶是居民生活必不可少的厨房用具之一,正确选购和使用燃气灶对消费者的健康安全、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至关重要。

江苏省消保委系统近三年共受理燃气灶相关投诉1091件,其中涉及电商平台的投诉652起,问题主要集中在三包售后、合同条款、商品质量及虚假宣传等方面,涉及电商平台投诉中还涉及快递物流、退换货等纠纷。

根据可统计的数据,国家2020年抽查7个省(市)163家企业生产的164批次家用燃气灶产品,其中18批次产品不合格,不合格发现率为11.0%;2021年抽查10个省(市)224家企业生产的228批次产品,其中18批次产品不合格,不合格发现率为7.9%,较上次抽查下降3.1个百分点。国抽与全国其他省市近三年来抽检结果合计,共抽查燃气灶产品631次,不合格73批次,不合格发现率为11.6%,其中可统计的电商平台抽检批次为12批次,不合格批次为2批次,不合格率为16.7%,高于实体店不合格率。

抽检结果显示,当前市场上家用燃气灶具不合格问题仍然存在,主要集中在干烟气中一氧化碳浓度超标、熄火保护装置不合格、热负荷偏差不达标、燃气导管结构不符合要求等方面。

干烟气中一氧化碳浓度超标在通气不畅的情况下容易造成一氧化碳中毒;

熄火保护装置不合格可能会导致在灶具突然熄火的情况下发生燃气泄漏;

热负荷偏差不达标的灶具火力大小不易控制;

燃气导管结构不符合要求易导致燃气管脱落、漏气等风险。

此外,还发现了气密性、热效率、标志标识等项目出现不合格情况。全国消保委系统对燃气灶商品问题也十分关注,如四川消委会2020年开展家用燃气灶具商品比较实验,发现部分燃气灶具存在干烟气中一氧化碳浓度超标、易清洗性不达标等问题。

对此,江苏省消保委发布家用燃气灶消费提示,建议广大消费者在选购燃气灶时注意以下几点:

01

根据自己实际使用的气源条件选择相应的产品

目前我国城市燃气主要有人工煤气、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这三种,不同地区的同一类燃气可能也有差异。消费者在选购之前必须清楚自己所居住地区使用的燃气类型,选择对应的灶具。

02

观察产品包装、标志和外观来大致辨别产品质量

家用燃气灶具实行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选购时要注意查看是否具有CCC标识。优质燃气灶具产品通常具有外包装材料结实、说明书与合格证等附件齐全、印刷内容清晰、产品整体结构稳固、份量较重、板材较厚、加工精良、边角处光滑无毛刺等特征。建议消费者尽量选择市场占有率高、口碑好的知名品牌,在商品质量、售后服务等方面更保障。

03

要注意燃气灶是否配备熄火保护装置

判断是否有熄火保护装置最简单的方法是观察炉头位置是否有两根探头。根据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GB 16410-2020《家用燃气灶具》要求,家用燃气灶必须有熄火保护安全装置,以便在发生突然熄火时起到保护作用,防止燃气泄漏。

04

要看燃气导管结构

当家用燃气灶具的燃气导管采用软管接头时,应符合GB 16410-2020《家用燃气灶具》中所示的两种结构(Φ9.5mm和Φ13mm),俗称“宝塔头”结构。燃气导管结构不合格,易导致燃气管脱落、漏气等风险。

05

尽量选择节能环保的产品

一般家庭餐饮习惯适合于使用火力比较猛(设计热负荷大)的燃气灶,根据实际使用效果来看,消费者应选择单个炉头设计热负荷在 3.8kW至5.0kW范围内的产品。建议消费者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挑选不同热负荷值的家用燃气灶,尽量选择一级能效的产品,响应绿色消费理念。

另外,消费者在安装、使用燃气灶具时还应格外注意以下几点:

注意事项

燃气灶具的安装和调试应当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消费者在使用前需要仔细阅读说明书,使用时注意及时清洁,防止炉盖堵塞。灶具在正常使用状态下,其火焰应为蓝色且清晰无连焰、脱火现象,消费者须注意观察。

管道燃气宜使用硬管或金属软管连接,使用橡胶、塑胶等非金属软管的消费者需要注意加固接头,防止软管脱落。软管长度不应超过两米。

注意灶具及部件的使用年限。按照《GB 17905-2008家用燃气燃烧器具安全管理规则》和《GB 29993-2013家用燃气用橡胶和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技术条件和评价方法》的规定,燃气灶具使用年限以企业明示为准,且不应超过8年,连接灶具的非金属软管储存年限不应超过1年,使用年限不应超过3年。

来源:江苏省消保委

(责任编辑:六六)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2022年江苏省太仓港汽车吞吐量突 ...

  • 永远怀念李天初院士

  • 浙江省湖州市市场监管局全力开展湖州 ...

  • 食品安全知识科普

  • 这些不起眼的东西,竟然都是医疗器械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