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民生>>抽查公告>>地方抽查>>2017>>

上海市食药监局通报2017年第三季度上海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情况

2017-12-04 17:09:37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17年第三季度,上海市监测系统通过“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收到《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9796份,较2016年同期增长13.92%。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524份,占同期报告总数的5.35%,新的和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2231份,占同期报告总数的22.77%。

  按照报告单位类别统计,来自医疗机构的8712份,占88.93%;来自药品生产企业的560份,占5.72%;来自药品经营企业的524份,占5.35%。按照报告人职业统计,医生报告4809份,占49.09%;药师报告3615份,占36.90%;护士报告825份,占8.42%;其他报告547份,占5.58%。

  按报告涉及患者年龄统计,2017年第三季度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病例报告中,65岁及以上的患者最多,占40.82%。按报告涉及患者性别统计,男性3879例,占39.60%;女性5821例,占59.42%;96例病例报告患者性别不详,占0.98%。男女比例为0.67:1。

  按怀疑药品类别统计,2017年第三季度本市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中,涉及化学药报告8920例次,数量居前的类别是:抗感染药、心血管系统用药、肿瘤用药、镇痛药、神经系统用药。涉及中成药报告1668例次,数量居前的类别是:理血剂、祛湿剂、补益剂、清热剂、祛痰剂。

  按药品剂型统计,2017年第三季度本市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涉及的剂型分布中,注射剂占49.60%,口服制剂占44.87%,其他制剂占5.53%。按照药品给药途径统计,2017年第三季度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涉及的给药途径分布中,位居首位的是口服给药,占45.63%,其次为静脉滴注,占44.50%。

  2017年3季度本市报告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中,累及系统排名前五位的是:胃肠损害(占26.54%)、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24.26%)、神经系统损害(占10.37%)、全身性损害(占10.20%)和血管损害和出凝血障碍(占4.11%)。

  主要不良反应表现多为皮疹、恶心、瘙痒、呕吐、头晕、腹泻、胸闷、头痛、腹痛、静脉炎、过敏反应、胃肠道反应、胃不适、便秘、发热、心悸、乏力、外周水肿、白细胞减少、下肢水肿、瘙痒性皮疹、心慌、潮红等。

(责任编辑:车车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