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近期,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开展了儿童服装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本次风险监测共采集样品70批次,分别采自超市/大型商场、集市/批发市场和电商等渠道。结果表明,有51批次产品合格,19批次产品不合格,产品合格率为72.9%。
主要依据GB 31701-2015《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GB/T 18885-2009《生态纺织品技术要求》等标准,对儿童服装产品的纤维含量、甲醛、PH值、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可萃取重金属、邻苯二甲酸酯、总铅、色牢度、纤维含量等项目进行了检测。
本次所监测的样品中,有19批次儿童服装样品不符合标准要求。其中,有1批次儿童帽子的甲醛项目、3批次儿童帽子的PH值项目、5批次样品的总铅项目、1批次婴幼儿服装的邻苯二甲酸酯项目、2批次儿童帽子的色牢度项目、7批次样品的纤维含量项目不符合要求。
针对儿童服装产品风险监测中反映出的问题,辽宁省质监局将采取以下措施:
1.及时通报监测情况。将本次风险监测结果通报国家质检总局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中心,以便及时掌握该产品的质量状况和风险点,做好预防和消费警示。
2.加强地区间沟通联系。将本次风险监测的检验结果函告生产企业所在省(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为日常监管做参考依据。
3.加强对生产企业的监管。适时组织开展儿童服装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督促企业落实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提高产品质量总体水平。
消费警示
消费者在购买和使用儿童服装产品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尽量选择正规销售渠道购买,并保存好购买凭证。购买时除了考虑性价比外,也要关注同类产品的均价,不要购买明显低于均价的产品。
2.购买时应查看产品标识是否齐全、内外标识内容是否一致,尤其要注意查看产品安全类别,还应注意是否有“婴幼儿用品”和“不可干洗”字样。
3.尽量购买浅色、不含涂料印花的儿童及婴幼儿服装,新衣服要洗涤后再给孩子穿。
4.选购时,应选择纤维含量标识明确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