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刘珍意 记者刘艳)日前,贵州省贵阳市质监局组织召开了工业企业产品质量分类监管信息平台软件应用培训会,贵阳市辖区范围内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获证企业、食品相关产品获证企业、建筑安全玻璃、塑料管材管件等纳入分类监管的210家生产企业,各区、县(市)质监分局,市场监管局产品质量监管工作人员参加了培训。
据了解,工业产品分类监管信息平台由贵阳市质监局自行组织设计开发的,为配合平台的使用,该局结合贵阳市生产企业实际情况和监管工作需要,制定了《贵阳市工业企业产品质量分类监管判定原则》和《贵阳市工业企业产品质量分类监管监督检查记录》,根据企业履行产品质量主体责任的情况和实现程度,将企业分为AA、A、B、C4级,分别实施信用监管、责任监管、常态监管、加严监管方式,该平台的上线使用改变了传统的监管工作模式,通过信息化大数据的手段对企业生产实施动态分类监管,提高监管工作的连续性和可追溯性。
据贵阳市质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工业产品质量分类监管平台是面向企业、监管部门的多元应用平台,能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