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王杨二
在2009年年末,国内电器连锁龙头企业苏宁电器通过两次并购将自身的国际化战略推向纵深。苏宁电器在南京宣布收购位列香港电器零售连锁前三甲的CiticallRetail ManagementLtd.(以下简称镭射公司),以此启动在香港的连锁发展,并计划在3年内实现50家店的网络布局,占据25%以上的市场份额。
而在此之前,苏宁电器已经通过其在香港注册的公司于2009年6月完成了对日本老牌家电连锁企业LAOX的控股,在总体并购金额不超过3亿元的代价下,完成了在香港和日本电器连锁市场的初步布局,并且获得了进军海外的最好的跳板和训练基地。
全球金融危机对于苏宁电器来说却是良好的海外扩张机遇,苏宁电器顺势将自身的海外计划提前实施。在2009年12月30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一位来自香港的记者发问,在竞争激烈的香港电器零售市场上,迟到的苏宁电器将如何生存?对此,苏宁电器总裁孙为民表示:“2010年将迎来20周年庆典的苏宁,在中国内地电器零售的激烈竞争中已经拼搏了近20年,对于在其他市场面临的同样竞争已经习以为常。”
对于苏宁来说,过去的20年,先是经历了对传统百货渠道的替代性竞争,而后就是在成为全国性电器连锁中对地方连锁的竞争,再就是与国美电器的全国性竞争。如今,电器连锁已经成为占据全国电器销售40%以上市场份额的主流渠道,而苏宁在2009年也超越对手成为电器连锁的龙头。
孙为民表示:“香港市场有4大优势:一是拥有700万人均GDP超过25000美元的本土居民以及超过3000万的国际化客流;二是香港市场的导向作用明显;三是香港在法律等方面与国际接轨做得最好;四是香港特殊的国际化背景,在国际化人才储备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统计资料显示,涉及传统家电、通讯、消费类电子、摄影器材等产品在内的香港电器市场容量约250亿港元,与内地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核心城市的水平基本相当,且市场国际化程度比较高,是全球新品首发地。显然,香港市场是苏宁迈出国际化步伐最好的试验基地,其实早在2005年苏宁电器就看好了香港市场,并开始对香港市场进行前期调查,并计划在2010年底前进入香港市场。
孙为民表示:“在国内市场苏宁没有采取并购的方式,而是采取了以自建为主的内生式增长模式,但是我们的发展速度并没有被进行了10多次并购的对手甩开。”
苏宁电器董事长张近东曾告诉记者:“在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破产的第二大电器连锁电路城只用1亿美元就可以收购,百思买的市值最低也只有18亿美元,显然要收购它们并不是没有可能,但是双方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巨大差异,以及苏宁在国际化人才储备方面的不足,让我们决定要从香港出发。”《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