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七版>>
国产润滑油酝酿高端突破
2005-11-25 07:57:00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05年,对于中国的民营润滑油企业并不是一个好年头。可以说,能源紧缺下的生存危机,油价上涨加重润滑油企业负担,一批民营润滑油企业正受到国外著名品牌大举进攻、国内市场和润滑油原材料价格不断提升的双重压力,面临着不进则退的生存关头。
    然而,作为国产润滑油领军的统一润滑油从一个以生产低端产品为主的名不见经传的合资润滑油厂,成长为以生产车用高端润滑油为主的大型知名润滑油企业,面对着洋品牌的全线布阵,统一为什么不采取低价战术,而勇于在高端竞争呢?
    据了解,在中国市场上有将近3000多种润滑油,目前,美孚、壳牌、埃索、BP等国外品牌占据了高端油市场份额的80%,利润占到了整个车用润滑油市场80%以上的份额。而统一等一大批本土品牌润滑油,虽然在市场整体份额上占有绝对优势,占到全部市场份额的80%以上,但其整体利润却比较低。
    国际原油价格上涨、没有炼油背景的统一缺少上游资源保障,而竞争对手由此展开“釜底抽薪”式的“价格战”,把统一逼向绝境。
    在世界营销史上,有许多绝处逢生的案例。统一副总经理姚旗告诉笔者,为了生存,统一石化不得不把目光转向国外,向跨国石油石化业的巨头们去采购高档基础油,由此获得了与美孚、壳牌、BP嘉实多等国际润滑油品牌同台竞技的基础。姚旗因此戏言:“统一是被‘逼’出来的‘国际化’,正被‘逼’进高端润滑油市场。”
   众所周知,基础油质量对于润滑油性能至关重要,它提供了润滑油最基础的黏温性能;同时,决定润滑油质量、提高润滑油的性能的第二个重要条件是添加剂。统一润滑油的基础油和添加剂均采购自国际知名厂商。
   姚旗介绍说,统一所进口的基础油分别来自美孚、韩国双龙、SK及日本一些著名石油公司,目前是国内最大的基础油进口商;添加剂则全部来自美国润英联、路博润、雪佛龙、雅富顿全球排名前四位的国际知名厂商。“高档原材料的大量选择与采购保证了统一拥有国际品牌品质接轨的基础。”
   一流的原材料,加之以精湛的工艺技术,统一石化获得高质量的润滑油产品。而且,多个级别的润滑油顺利通过了API(美国石油学会)等等标准认证,获得API顶级节能环保标准确认。统一多个规格油品获得权威检验与确认,获得包括奔驰、宝马、大众、保时捷、雷诺、日产等世界各大整车厂在内的众多车厂的认可。
   据透露,统一润滑油正在加紧实施其高级别润滑油产品的全面推广战。“我们进口优质基础油、配以优质添加剂生产出来的统一润滑油,质量可与高级别的国际知名品牌润滑油相媲美,而价格却比同类产品低15%左右。这种优越的性价比,就是统一润滑油近年来快速决胜市场的‘秘诀’。”姚旗对笔者说。
    尤其是在当前世界能源短缺时代,统一正在遵循已确立的“高端、节能、环保”目标深入探索。今年以来,以统一“省燃费”为龙头的新一代润滑油产品已正式推向市场。统一希望通过省燃费润滑油的推广,为国家减少能源消耗,也为用户减少维护车辆的成本。
   据相关行业资深人士介绍,今年国际油价持续高涨,对国内润滑油行业带来的影响是显著的,加速了润滑油企业的进一步分化。目前国内润滑油企业中,大量非公品牌润滑油企业由于针对市场原料涨价的准备不充分,为了保持产品利润率,对市场采取不负责任的降低质量标准策略,以苟延残喘,但此类做法只会更快的丢失市场,对未来国内润滑油市场造成恶性循环的局面。
    “挑战本身往往就是机遇,这对于目前鱼龙混杂亟待整合的中国润滑油市场而言,未必是坏事。”这位业内人士预言说,在这场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国内将有2000家小作坊式的润滑油企业倒闭。而且目前市场中,以往由跨国公司品牌盘踞中国润滑油高端市场的格局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来自权威机构的统计显示,由美孚、壳牌、BP嘉实多等外国润滑油在中国高端车用润滑油市场的份额,正在受到国产知名品牌的侵占。
    对此,统一石化总经理李嘉显得信心十足。他说:“国产润滑油必须放弃低价拼杀,而要进行高附加值的竞争。在国产润滑油挺进高端市场的竞争中,统一是代表。统一润滑油是真正达到进口洋油产品品质的国产润滑油,价格虽然比一些国产品牌高,但是比同类洋品牌的润滑油却低很多。这正是统一参与高端竞争的优势所在。”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