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一版>>
质检大舞台 服务新天地
2004-06-15 00:00:00 中国质量新闻网

    ———江苏省质量技监系统打造新形象纪实
   “质量技监工作不仅要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优化恪尽职守,更要当好提升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动力的技术推进器!”这是江苏省质量技监局局长夏鸣对质量技监工作在新时期任务的新认识。他认为,服务是质量技监工作的灵魂。如果不以服务作为工作的出发点,那质量技监的路就会越走越偏、越走越窄。
   通过在江苏各地方局的采访,记者发现,打造“服务型质量技监”绝不只是一句口号,它已经真真切切渗透到了每一位江苏质量技监人的心中,细化到了每一项具体工作中。“只有服务,才有出路,才能生存、才能发展”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
    树公众形象规范服务 改变作风
   靠什么来评价质量技监工作的成效?江苏质量技监人的答案是:要靠质量技监工作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贡献的大小,要靠是否树立了富有亲和力的质量技监形象来评价。
   过去,企业对某些质量技监部门的的印象是“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如今,这个印象已经变成了“微笑服务、高效服务、主动服务”。去年底,全省13个市局均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全省质量技监系统被江苏省文明委命名为全省文明行业。
   扬州市行政办事服务中心集合了该市各个政府部门设立的服务窗口,其中,扬州市质量技监局设立的服务窗口自开办以来每月都被评为“先进窗口”,连续20个月实现了“零投诉、零缺陷”。扬州市领导说:“要看什么是规范化服务,就看扬州质量技监!”这个窗口优质高效的工作作风正是扬州质量技监局整体形象和工作能力的最好体现。
   江苏质量技监的作风建设不是空话,不是大话,而是真正做到了与时俱进、落在实处。今年上半年,为了贯彻落实新颁布的《行政许可法》,做好质量技监工作,江苏省局组织各地方局结合自身情况,进行了《行政许可法》的学习和讨论。省局还根据该法的规定清理了3件地方性法规、4件政府规章以及15项行政许可项目,并且起草了《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行政许可程序规则》等7件配套制度。行风建设与执行相关法规结合在一起,使各部门真正做到规范服务、依法行政。
   昆山市质量技监局制订了五项工作制度来体现自己“服务型质量技监”的形象,受到该市众多中外企业的好评。这五项制度包括:例行检查预告制,检查工作事先通报,以得到企业的配合、做到从源头上抓质量;首查整改制,首次查出的问题,如果不是故意行为,没有造成危害,允许企业自己整改;收费就低制,收费按标准的下限收取;WTO/TBT通报制,及时向企业通报各类技术壁垒和产业信息;服务关口前移制,质量技监部门提前介入服务,让企业少走弯路。目前,这五项制度已经在全省范围内推广,许多兄弟局都纷纷借鉴实施。
    为企业服务作好参谋  当好靠山
   企业是质量技监部门重要的服务对象。江苏质量技监人认为,质量技监和企业的关系不仅仅是要监管执法,更重要的是要加以引导、培育、保护,以发展生产力。
   过去,质量技监部门一来人,企业往往忐忑不安,认为是来罚钱的。但是,现在江苏质量技监部门已经成为很多企业的“知心人”,成为他们技术的“靠山”。企业不仅欢迎质量技监部门去,甚至还专门请质量技监部门去。
   无锡的江阴虽然地方不大,但是却有不少“全国最大”,例如,全国最大的精毛纺面料生产基地、最大的中央空调生产基地、最大的出口包装材料生产基地、最大的磷化工生产基地等等。这些“最大”的背后也有江阴局的一份功劳。用江苏法尔胜集团总经理刘礼华的话来说就是———“我们和江阴局是老朋友了!”的确,法尔胜从一个手摇麻绳小厂成长为今天资产超过15亿元的钢丝绳生产企业,江阴局这个“老朋友”可真没少操心。
   扬州超恒西饼屋有限公司是扬州市糕点行业的佼佼者。从几年前的小蛋糕作坊,到今天拥有21家连锁分店的大公司,其飞速发展同样也离不开扬州质量技监这座技术“靠山”。据该企业介绍,扬州市质检所不仅为企业优化配方、检验质量、解决技术难题,而且还帮助它研究市场需要,不断推出新口味、新品种。超恒负责人自信地说:“有了扬州质量技监这座技术‘靠山’,相信我们的路会越走越宽广。”
     镇江香醋作为江苏的一个地方名牌产品,在国内和国际上都很受欢迎。但是,近年来,各类镇江香醋的生产厂家已有70余家,生产水平良莠不齐,如果不加以规范,镇江香醋品牌的整体形象堪忧。于是,镇江质量技监局建立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来提高行业“门槛”。据统计,实施准入制度之后,全市制醋企业数量减少了1/3,生产能力却提高了1/5。在省级产品监督检查中,镇江食醋合格率达到100%。可以说,镇江香醋得以“香”飘神州,其中饱含着质量技监部门的一份功劳。
   质量技监部门的优势在于专业力量强,如何使这些专业力量更好地为企业发展做贡献?无锡市质量技监局做了一个新尝试———开展“质量专家企业行”,组织各企业对口的行业协会的技术人员和质量工程师深入各企业,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组织技术攻关。
   据统计,江苏省现已有27家企业的34种产品入选中国名牌产品,是名副其实的“名牌大省”。目前,名牌产品销售额约占全省工业产品销售额的25%,其增幅较全省工业产品销售额的增幅多出2.5个百分点。从这些数字足以看出,江苏省质量技监工作、名牌战略推进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为百姓服务既当“包公”也当“财神”
   “打假维权”向来是质量技监部门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重大职责。如何为老百姓服好务、站好岗是江苏质量技监人日思夜想的问题。
   今年3月初,盐城质量技监局由局领导带队组成了4个3.15打假小分队,在全市乡村开展了“送法下乡、打假维权千里行”活动。打假小分队深入全市9个乡镇的农村,严查伪劣农资产品,查获假冒化肥、农药等货值约11万元。同时,他们还给农民送去了大家急需的产品质量鉴别知识,帮助大家认清真假,减少损失。
   泰兴质量技监局为了确保全市中小学生能够喝到放心合格的纯净水和鲜牛奶,与市教育局联手对学生饮用水和饮用奶市场进行了规范。质量技监局建立了市场准入制度,并对学生饮用水和饮用奶实行不定期的跟踪抽查。
   消费者对于加油站“缺秤少量”的投诉一直不少,但是由于这些不法分子往往采取高科技作案手段,因此一般的检查难以让其“现出原形”。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利益,无锡市质量技监局稽查大队开始挑战这个“高难度动作”。他们向专家虚心求教,了解了在加油程序上作弊的主要方法,然后再到无锡几家投诉集中的加油站多次踩点探察。掌握了所有的情况之后,他们联合公安部门突袭,将不法分子一网打尽。“加油站的作弊行为非常隐蔽,而且一旦他们察觉不对,马上就会让加油机复位,让你什么把柄都查不到。”为了把这些案件办成“铁案”,稽查人员不但苦钻业务,而且周密调查,精心策划,使狡猾的作案人难逃法网。目前,无锡质量技监局稽查大队已经破获了4起此类案件,涉案金额达202万元。他们的经验正在全省范围内进行推广学习。
   江苏质量技监系统广大干部群众除了为百姓打假保真、当好“包公”之外,还积极探讨和实践如何利用自身工作优势,为切实提高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民生活水平献计献策。各地质量技监局正在通过推行农业标准化、培育名牌农产品、认定无公害农产品、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等措施增加农民收入。泰兴作为“白果之乡”,其每年白果的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3。为了保护“泰兴白果”这一地方品牌,泰兴质量技监局联合当地农业局申报了泰兴白果和黄桥烧饼两个国家原产地保护产品。
   “质量技监的威信和力量从哪里来?就是从为人民办实事、为人民谋福利的实际行为中来。”夏鸣表示,江苏质量技监人正在努力扮演好“包公”和“财神”的双重角色,为当地百姓带来更多的安心和实惠。
“优化经济秩序,提升发展动力,在改革中开创质监服务新天地”,这是江苏质监人前进的号角。
    毋忘宗旨
   本报评论员     
    “服务”一词,并不陌生。
   毛泽东同志关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教诲,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变的宗旨,也是人民政府本质的集中体现。
   然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确实又是一个需要再认识、再实践的重要课题。
   我们国家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后,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变化、新问题,从中央到地方,从总局到各地方局都在不断探索、总结,在新时期新阶段,如何遵照胡锦涛总书记所指示的那样,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今天本报发表的《质检大舞台 服务新天地》一文,反映的就是全国质检系统这一伟大实践过程中的一个侧影。江苏局的同志结合自己的实践,提出“质量技监工作不仅要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优化恪尽职守,更要当好提升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动力的技术推进器。”这一认识使他们不以恪尽职守地做好执法管理工作为满足,而更以科学的发展观,融入地方经济发展洪流中,发挥技术优势和专长,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他们认为,要履行上述践诺,最核心的一点是打造“服务型质量技监”。
   有人或许会问:只讲服务,难道不讲监管执法吗?江苏同志的回答是,该监管该执法的一样不能少,关键是以服务的精神贯穿于监管执法的全过程。江苏的昆山有几千家外资合资企业,昆山的同志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符合国际惯例和国情的与企业打交道的经验。例如他们的检查预告制,即上企业检查工作提前通报,以便让企业做好配合工作;首查整改制,首次查出的问题,只要不是故意行为,未造成危害,允许企业自己整改;收费就低制,收费按标准的下限收取等等。所有这些措施体现了一种思路,不以企业为假想敌,不搞突然袭击;不把企业当唐僧肉,任意重罚,而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辅之以力,帮助企业也就是帮助地方经济更快成长。
   或许又有人问,对待企业如此,那么对老百姓又怎样呢?正如本文所介绍的,他们对事关老百姓生产生活的安全,更是恪尽职守。应当认识到,地方经济的发展,企业的兴旺,老百姓的福祉与质量技监工作的提升,这四者应当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我们应当正确、全面地处理上述关系,营造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老百姓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
   我们认为,各地情况千差万别,江苏的一些具体做法,不一定适合外地的情况,不必生搬硬套。但有一点是相通的,即我们都要通过自身努力,全面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质检工作的新局面。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