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王惜纯
业主诉说不幸
曾女士向本报投诉,2001年,她购买了太合日盛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太合日盛”)开发的时代庄园426号复式结构住宅一套。2002年6月交房,2003年4月底入住。
7月5日早晨,一层房屋突然出现大面积漏水。家人在淘水近两个小时后,约8时许通知时代庄园物业;9时许,电话通知装修公司和太合日盛客户服务部。客户服务部的负责人称,当日为周末要休息不能到现场,但表示,如果是房屋质量原因,开发商决不会推诿扯皮,并可全权代表建筑公司。与此同时,一楼邻居地下室也出现大面积漏水。
曾女士说,装修这套房子花了近半年的时间,光装修费就花了二三十万元,由于漏水及后期查找漏水等原因,致使房屋一层所有纯木制家具及地毯等泡水近八九个小时,大部分装修遭到致命破坏。二层卫生间全部刨开,父母房间及孩子房间地板底层大面积泡水,楼梯毁坏。不得已,年近70的老母亲、3岁的孩子于漏水当日匆忙搬出。
7月8日,开始由装修公司、施工单位(北京住总三公司)有关人员按各自施工部分查找卫生间漏水点。
曾女士认为,她家二层卫生间由于建筑施工严重违背施工工艺及设计图纸要求,擅自以两个“三通”作为上水管道的延长件,该“三通”由于接口密封不严从而造成施工层大量积水。曾女士反映,时代庄园一期的不少房屋都存在漏水现象,尤其是4号楼的许多住户不同程度发生漏水。
墙角长出蘑菇
接到曾女士的投诉,日前,记者来到位于北京朝阳区来广营的时代庄园。
曾女士的家已经落满了灰尘,看来很久没有住人了。但从一层宽敞的客厅摆放的精美家具和一些精雕细刻的工艺制品看,这里曾经布置得十分考究典雅,应该是一个很有品位的家庭。
记者看到,客厅的墙角已经长出了小小的蘑菇;楼梯侧帮有流水形成的黄色水迹,木踢脚已经多处出现碰角开裂。
二楼的情形更是惨不忍睹。卫生间地面瓷砖、垫层及墙面埋管部位全部挖开,沟沟坎坎;裸露的供水管及污水管下,汪着一摊脏水。硕大的浴缸斜躺在儿童卧室,拆除的实木地板堆放在墙角,坐便器、洗手盆等洁具散落其间。
曾女士说,这些家具是英国的纯木制品,仅1把椅子就5500多元。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消费者,多年来她辛辛苦苦地打工赚钱,梦想有一天建立一个美好的家园。谁曾想,苦心打造的美丽家园却被从天而降的漏水洗了一遍。
曾女士说,出事后,她多次与开发商交涉,希望对方能对其损失给予重视与合理赔偿,但4个多月过去了,对方一直拒绝商谈赔偿一事。万般无奈之下,她只好投诉到消协和有关媒体。
记者了解到,在时代庄园,407的业主王女士也反映,从2002年11月入住至今,他们家经历了3次漏水遭遇。第一次是,地下室屋顶急促的水流顺着灯口流下来,使书柜和音响设备全部过水,物业、开发商、施工单位三方共同砸开地面与墙面,最后没有找到漏水原因,就把地面、屋顶恢复了。第二次仍旧是上次漏水处严重漏水,经查找打压,发现热水管有2厘米的裂缝,最后换了一根管;第三次二楼卫生间的水漏到一楼客厅,积水很深,水又渗到地下室,顺着酒柜往下流。二楼卫生间的地面、墙面又被砸开,还是没有找到漏点。后因考虑到他们家用的瓷砖市场上已经买不到了,再扩大查找面积,损失就会更大。施工方建议,把暗埋管作废,改成明管。为了减少家人精神上、生活上的烦恼与不便,即使明管很影响室内美观,他们也只好认了。
开发商施工方
质疑检测报告
发生了漏水纠纷,施工单位认为是装修出了问题,而装修公司认为与己无关。为了查找水点,物业公司、开发商、装修公司共同将曾女士家的二楼卫生间地面瓷砖、垫层及墙面埋管刨开,卫生间内的浴盆、坐便器、洗手盆等洁具全部拆除。
为了明确鉴定时代庄园426房屋漏水责任,2003年7月18日,开发商、装修公司以及426业主3方经过协商,同意委托“北京市建筑装饰协会家装委员会住宅装饰装修工程质量检测中心”(以下简称“检测中心”)作出相关鉴定,并明确表示,以上3方将无条件接受该检测中心出具的《现场质量检测情况报告》及鉴定结果,并将依据报告鉴定结果,分担由于时代庄园426漏水造成的业主的相关损失。
2003年7月23日,检测中心出具的《现场质量检测情况报告》出来了:从现场状况及业主拍摄的录像资料显示,漏水部位位于该住宅的二楼卫生间楼板,由卫生间渗漏出的水顺楼梯踏步流至一楼地面;录像显示一楼客厅顶棚处多处滴水,并留有水印;埋入地面垫层内的供水管及污水管已经暴露出来,靠近地面的污水管坐便口做了方向性改动,并延长约有1米;露出的供水管接头处有渗漏,该接头采用一“三通”做延长,接头下铺垫的塑料布上有明显积水。
检测中心认为,该住宅二楼卫生间地面垫层内埋设的供水管接头处出现渗漏,长期浸泡致使垫层含水率饱和,结构防水无法达到阻隔大量出水造成的浸泡,是造成二楼卫生间漏水的原因。
检测中心的检测结论及处理意见是:须重新更换管线,并对防水进行彻底修复,特别要做好局部防水附加层工作,并按相关规定进行保修。
有了这纸结论,曾女士希望自己的损失能够得到赔偿,但施工单位和开发商查看现场后认为,产生漏水的原因疑点很大;并对质检中心出具的报告提出质疑,认为此报告为现场情况报告,而非现场责任鉴定报告;认为家具损坏与此次漏水无关,是家具本身存在质量问题。
随之,家具公司也出具了一份证明:2003年8月24日,该公司的两位师傅去时代庄园426业主处看了被水泡过的家具,发现除了一个长条玄关的腿部出现问题以外,其他暂无开裂、缩水和掉漆现象。
但家具公司认为,木材是一个生命体,它也是由细胞构成的,一旦吸收了水分,其含水率就会升高;当它失去平衡,在冬季开暖气的时候,就会由于吸收水分而有可能出现开裂、掉漆和变形等状况,从而影响到家具的美观和实用。
谁来为损失埋单?
记者日前采访了太合日盛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有关负责人。该负责人表示,事情发生后,开发商非常重视,去过曾女士的家,对曾女士的遭遇给予了充分的同情和理解,客户服务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先分析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再来界定责任由谁承担。如有建筑质量问题,则由建筑商承担;如果是客户使用过程中造成的质量问题,则由客户自行承担。在客户没有自行修复能力的情况下,他们可以提供服务。
至于漏水纠纷为什么至今没解决,该负责人认为是由于业主执意坚持自己的观点,认定责任在开发商。但无论是开发商,还是施工单位,对检测中心出具的报告均不予认可,因为该报告为现场情况报告,而非现场责任鉴定报告。
该负责人认为,由于责任没有认定,赔偿的额度有多大,以及家具的裂痕是否由于水泡所致,都无法确定。但是事情已经发生了,就得想办法解决。不管责任在谁,最重要的是帮助业主先把家修复。
而曾女士认为,仅仅把家修复是不够的,她那数十万元的家具和装修损失谁来承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