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六版>>
质量是名牌的基石
2003-01-07 00:00:00 中国质量新闻网
□ 本报记者  郑建玲
一双皮鞋从原皮进厂到消费者穿在脚上要经历20道以上的质检程序,一件羊绒衫从原材料进厂到摆上零售柜台要经历大大小小30多道关,一台洗衣机出厂时可以达到5000次无故障运行……不要以为这是哪家企业为取悦消费者而随便说的话,荣获“中国名牌”殊荣的康奈皮鞋、圣雪绒羊绒衫和小天鹅洗衣机就是在经历了这样硬碰硬的质量检验后进入市场的。日前,康奈集团总经理郑秀康、圣雪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挺、江苏小天鹅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徐源在细诉产品成名的缘由时说,质量是名牌的基石。
观念是本
众所周知,观念决定行动。那么上述三家成功企业的质量观是什么?他们又是如何看待质量和名牌的关系的?
说到质量,康奈集团总经理郑秀康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这位看着康奈正在做大做强的老总说,眼下,在“鞋都”温州,康奈已把许多同行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并走在了全国同行的前列,而这一切都得益于康奈“以实求名”的质量观,即把质量当作一切工作的基石,在做好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做营销、搞产品开发,而不是靠一些怪招、奇招引起市场和消费者对企业和产品的注意。
郑秀康说,眼下许多消费者对“美国造”、“德国造”、“日本造”的产品很感兴趣,为什么?就是因为来自这些地方的产品,质量是最好的、最值得信赖的。这也是康奈做名牌孜孜以求的目标。
圣雪绒股份集团总经理张挺说,圣雪绒从1993年进入上海市场、给外贸做加工开始,发展到打出自己的品牌做国内和国际市场,从与世界顶级服装品牌范思哲、CD等合作,到成为“中国名牌”,这是圣雪绒凭借优质质量赢得的。因为圣雪绒人从创业的第一天起就把“质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质量是吸引消费者更多购买的动力”的质量观牢牢地树在了心中。如今,面对不断扩大的国内和国外市场,圣雪绒用一视同仁的质量标准扩大着产品的销售范围和品牌的影响范围。
小天鹅集团副总裁徐源在谈到小天鹅的质量观时开门见山地说,在小天鹅如果随便问一个工人:“你们企业生产出的是什么”?得到的回答肯定是“信誉和质量”。如今,这种以诚信和质量为主的质量观,伴随着小天鹅“衡量产品质量好坏不能光靠部标、国标,最终要靠国际标准、用户标准”以及“服务第一、销售第二”、“小天鹅质量与服务万里行”、“花钱买意见”等理念的提出,已深入人心,它不仅为小天鹅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形象,还让小天鹅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机制是根
有了良好的质量观念,靠什么去实行?建立有效的监督和保证机制是根本。
郑秀康说,为了保证质量,康奈成立了由总经理亲自负责的质量管理办公室,制定与国际接轨的质量管理档案、收集来自国内外市场的质量信息;抓紧对员工的质量教育和培训。因为再好的标准、再好的制度都要人去执行,执行人的质量观念、质量水平对产品质量的好坏至关重要,并因此成立了员工培训中心,每年对员工进行相关的培训;此外,严把产品生产关。仅原材料进厂这一关,除对原料供应商的质量管理水平外,对所有进厂的皮料都要用几百个厚度计进行检测,不合标准的决不进库。同时,在生产过程中又建立层层检验制度,让下道工序对上道工序负责,从而把不合格品挡在生产过程中。因为有了生产关,康奈皮鞋的一次交验合格率达到了99.8%,而出厂合格率则达到了100%;在设计关和售后服务上,康奈也建立了自有高效的体系。
郑秀康说,目前,康奈在质量管理上已顺利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并成为国家首批鞋类产品质量免检产品,同时获得中质协用户满意产品称号。
良好的质量也为康奈打通了更大的市场。2002年康奈的市场增长率达到了20%,并在法、美、意等世界发达国家建立了23个皮鞋专买店,其零售价达60美元左右,已进入国际皮鞋市场中高档水平。毫无疑问,这是康奈鞋靠质量取胜的结果。
张挺说,为了保证圣雪绒的产品质量,圣雪绒成立了质量管理部,并早在1997年就获得了ISO9002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去年又顺利通过了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圣雪绒除建立了符合国际水准的质量管理体系外,在生产中也对员工进行质量培训,同时,为了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水平,实行末位淘汰制,强化员工的责任心。更关键的是,圣雪绒在原料进厂的把关上更是费尽进心机,培育了自己的原料基地,并在生产中将机器生产与手工缝制紧密结合,层层检验、把关工序达30多道,其目的只有一个,决不让有一点瑕疵的产品流入市场。事实证明,圣雪绒这种看似与自己作对的做法,使圣雪绒在产品的美誉度、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等方面成了最大的赢家。
说到小天鹅的质量监督和保证机制,徐源更是有说不完的话,但起关键作用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紧盯国际最高标准。当国内对全自动洗衣机质量标准要求达到400次无故障运行即合格时,小天鹅却将自己放在了国际最先进的5000次无故障运行国际标准上,并经过两年努力获得了成功;根据ISO9001和ISO14000国际质量管理标准组织生产,在每条流水线上建立工序流转卡制度,将质量责任落实到人,并将ISO9001标准延伸到每一个配件厂;向用户标准靠拢,根据用户的住房和水龙头等实际情况,开发适合特殊用户使用的个性化产品;贯彻零缺陷管理,杜绝在产品设计和采购中出现的质量问题,使企业的质量保证从被动控制走向主动控制;在服务上,推出一系列“花钱卖意见”、“好坏你说了算———小天鹅服务大家评”等活动,并为每一位用户发放“金奖信誉卡”。
在国际市场国内化、国内市场国际化、国内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凭借优秀的质量,小天鹅在员工数没有增加的情况下,产品销量增加了25倍,市场占有率达到了40%。
采访后记
尽管记者只对这3家企业进行了深入的采访,然而只要翻一翻其他“中国名牌”产品生产企业的成功史,“质量”都是一个关键词。
在记者的桌上放着部分首批“中国名牌”得主的资料,在总结成功经验时,不管是海信“技术质量是造就名牌的内功”;嘉陵“严格品质管理,争创中国名牌”;海尔“质量信誉与走向世界的中国名牌”,还是雅戈尔“名牌之路”,长城计算机“长城是IT制造业中的一艘航母”,乐凯“人民大众的品牌”等,这些从标题到内容的资料,无不诉说着质量对企业塑造名牌、对企业开拓市场所起的作用。
据悉,眼下在浙江温州的个别企业中,又传出了这样一种声音:“质量好不算好,卖得好才是好”。这对于目前已进入品牌竞争的市场来说,是一种危险的声音。因为一些企业、一些行业的成败得失已经充分证明,只有踏踏实实做好质量的企业,才能拥有长久的市场,否则只能得一时之利。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