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七版>>
中国烟草业“地头蛇”当家
2002-11-05 00:00:00 中国质量新闻网

   11月7日至10日,深圳,“中国名牌战略国际论坛暨名牌产品博览会”即将拉开序幕。令人瞩目的是,许多省级名牌和中国名牌的行业机构,正积极组织本行业的名牌企业,以集体形式参展。国家烟草专卖局更首当其冲,汇集该行业7家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的企业,来深参加中国名牌的这一世纪盛典。据有关负责人说,这次集体参展,是为了进一步提高行业的整体形象,全面展示名牌产品的科技含量,系统推进中国卷烟名牌发展战略等内容,以展现行业的整体实力。
   有关资料显示,中国烟叶产量占世界烟叶产量的35%,为世界第一;中国的卷烟产量占世界卷烟产量的32%,也为世界第一。中国是世界第一烟草大国,同时又是一个烟草弱国。烟叶出口总量只占世界烟叶出口总量的3.5%,卷烟出口总量占世界卷烟出口总量的1.8%,中国烟草产业基本不能影响、更不能代表国际烟草业的走向。
   处于变革时期的烟草行业,对于品牌的渴求比任何时候都强烈,这是行业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烟草人承认中国烟草“大而不强”的事实,并确立了做大做强的战略目标,然而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就必须树立大品牌观。专家认为,中国烟草作为一个行业在公众心目中缺乏整体而鲜明的形象,人们往往对地方企业及产品有较深印象,但对整个烟草行业认知不够,感觉淡漠。而各地方政府将烟草企业作为自身财源,过度动用地方保护政策,调控当地烟草市场,对当地卷烟生产企业的发展给予特殊倾斜政策,同时对外地卷烟的进入不断设置障碍,导致不正当的恶性竞争加剧,条块分割日益成为烟草行业良性发展的桎梏。
   如何去塑造和培育烟草行业品牌呢?专家认为,“中国烟草”作为一个行业品牌,因其本身并不具有实质性产品,应该特别重视公众形象和公共关系,要尽快建立中国烟草品牌形象的识别系统。首先,应确立行业品牌的核心价值,赋予品牌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个性,确立品牌的形象化目标;其次在全行业导入CIS系统,统一行业公众视觉形象;再次,根据品牌的形象化目标,来指导行业品牌的整合传播活动。
品牌管理专家梁中国概括了烟草形象设计的本质,即“强烈的视觉冲击,精确的概念传达,独特的识别记忆”。他认为,企业的形象设计必须以视觉形象设计作为核心内容,视觉形象是受众可以不需要转换而直接感知的一种表现方式,而且形式多样,便于记忆,其传播效率较之其他方式最高。对于视觉形象设计的操作,不能局限于设计本身,必须从有利于品牌传播的高度加以把握。同时,高水平的视觉形象设计,能够提升品牌的附加值,增加吸引消费者的动因。
   梁中国认为,中国卷烟行业的龙头企业,在原料、生产设备、生产工艺、质量控制等“硬”的方面,通过多年的技改引进,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在品牌管理、市场营销、形象设计等“软”的方面却很落后,成为制约卷烟品牌参与世界范围竞争的软肋。
   专家认为,打造行业品牌需要高效的管理平台,要有专门的行业品牌管理机构,要从品牌规划、品牌认知、品牌评估、品牌传播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品牌管理,注重研究卷烟名牌成长的特殊性,采用适应市场且具创新意识的营销方法,从长远计议,在品质上下工夫,走成本领先、技术领先之路,满足顾客的特定需要,保证持续的竞争能力。
   再强的竞争优势,都不会自动地显示出来,总要通过一定的宣传来体现,卷烟品牌的宣传受到诸多制约,必须另辟蹊径,研究各种媒体特性,规避法律法规的限制;同时,要研究消费者心理,卷烟是一种特殊的产品,人们对它的认识,是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因此要促成消费者与产品的直接接触,提供品质认知的机会。众所周知,烟草商和F1赛车关系之密切不言而喻,包括法拉利在内的5支车队都有烟草赞助商,英美车队老板本身就是英美烟草公司的巨头,让他们的赛车车身不带烟草公司的广告参加比赛无异于与虎谋皮。但目前,F1大奖赛已同意在2006年之前限制并逐渐取消F1赛场里的烟草广告,看来,烟草商需要另辟蹊径进行品牌推广了。
   从卷烟品牌和结构来看,中国烟草行业需要品牌整合。国内部分卷烟品牌虽然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绝大多数销售区域集中在本省(区),即使少数在全国销售,但与国际品牌相比,仍只能视其为区域性品牌,并且从价格结构来看也并不合理,国产名牌香烟价格偏高。名牌应该建立在大众消费市场之上的,卷烟市场尤为如此,如“万宝路”、“555”等名牌卷烟都是平民化的,主要针对广大的普通消费阶层。国产香烟的这种价格结构使普通消费者难以接受,不易形成规模。
   目前,中国烟草行业面临的最大威胁是来自跨国烟草公司的知名国际品牌的竞争。从国内一家权威机构对中国五大城市最常用的品牌排名前六位来看,在北京、上海和广州,国外品牌555、万宝路、七星均榜上有名。在北京前6位中外烟占了4个,且希尔顿被认为第一品牌。争夺中国卷烟市场在某种意义上已成为跨国烟草公司发展的战略重点。
   总之,我国烟草业与发达国家的烟草业相比,在烟叶和卷烟产品的品质、行业综合技术水平和整体效益、企业的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等方面,都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而烟草产品从结构到档次再到品牌也与国际巨头们相距甚远。但中国三亿多烟民仍然是国产卷烟的忠实消费者,中国卷烟在技术含量和品质质量方面,也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快速发展。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