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的感觉
应由设计开始
这很可能是中国汽车业车型历史上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在它之前,从来没有一个全球性跨国汽车公司肯为中国大众专门设计开发一款车;在它之后,相信此闸门一旦打开,为中国普通消费者量身订做的其他后来者会渐行渐多。
这是时代的必然,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必然,也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
这位“尝鲜者”是丰田汽车公司。6月5日,北京车展开幕的前夜,丰田将其面向21世纪而开发的NBC系列轿车平台的最新成果———“T-1”概念车隆重推介给中国消费者。
没有多少国人知道“T-1”,但不少人知道,天津丰田将在今年秋季推出一款经济型家用轿车。此刻,谜底揭开———天津丰田轿车产的即为现场展示的“T-1”。
以T-1为原型车的中国版轿车由天津丰田推出时,“将不仅是中国的首辆,也是全球的第一辆,”丰田汽车公司首席工程师市桥保彦面对记者郑重表态:“因为,这是我们特别为中国消费者设计的最新轿车产品,在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别无分店。T-1中的‘1’,就是指为中国消费者特地开发的第一辆,以后丰田还会再开发第二辆、第三辆……”
回首中国改革开放后的轿车历史,不由使人感慨颇多。初期我们合资引进的产品,不仅是洋品牌,还是别人淘汰剩下的。90年代中期以后,跨国公司开始直面中国市场,将一些当红车型拿来做“中国造”,但其车型母本则滞后三五年,并且,跨国公司的原型车同时在多个国家生产。既使是当前以“同步生产”为卖点的上海大众产POLO,先不论实施过程中的时间差,单是生产地,并不为上海大众所独有,更遑论其原型车是专门为中国大众所研发的了。
T-1在中国的年度市场目标为3万辆,并且在一段时间内不急于扩大市场份额。“丰田要将该车的品质做到最彻底,在质量上一点都不能含糊,”丰田汽车公司副社长白水宏典承诺:“天津丰田的产品,置于世界任一处,都会与丰田在全球的品质相一致,以不辱中国消费者对丰田的期望”。
一个信息自T-1明白无误地传达:跨国汽车公司在中国入世后,愿意躬身以降,还中国消费者原本应有的“上帝”地位,并从一开始就落在实处。
本地化生产的
战略始终不变
相对于欧美汽车公司在中国合资的大投入,日本厂商的动作显得谨慎有余,本田如此,日产也不例外,日本汽车业的龙头老大丰田此前也未能在中国生产轿车。于是国人心中有这样的疑虑:日本与中国一衣带水,距离实在太近,是不是日本汽车公司更看重向中国市场直接输出商品车的利润呢?
对此,白水宏典副社长连连表白:“起码对丰田来说,这是个误解,丰田的一贯信念是,在有市场需求的地方,致力于本地化生产。”他举例说,且不论丰田在欧美等地的建厂,南非、土耳其、巴基斯坦这些发展中国家,有的地方正经受战火硝烟,丰田也未有放弃在当地生产的想法。
从前期准备工作看,丰田公司为在中国的本地化生产目标已积淀了不小的能量:早在1985年就在北京、广州建立了培训中心,以后以天津为桥头堡和重要阵地,建立了包括发动机在内的一批零部件企业,并大力推行其独创的丰田生产方式。天津丰田产品的零部件配套,市桥保彦介绍说考察了300多个中国零部件供应商。可以说,在软硬件两个方面,丰田都为天津丰田的本地化生产做好了充分准备。
T-1的开发,据介绍,丰田以“领先科技的全球轿车”作为基本设计理念,在追求紧凑型轿车最新潮流中强调“动感与格调”。尽管是一款排量为1.5升、“三围”尺寸为4285mm、1690mm、1440mm的家用车,但要做“经济型轿车的顶级车”。
为此,丰田为这款车聚焦了不少亮点:风阻系数为0.29,直逼时髦且线条趋于最小风阻的高档车;配备双气囊和ABS,采用分散碰撞能量车身的高强度驾驶室;配备多功能投影式中央仪表盘,并采用DVD语音电子导航系统等丰田的最新技术成果;室内颜色为最能体现出高品位和舒适感的象牙色、桃木花纹或电镀内饰,排放达到欧3标准,并最大限度使用无铅材料等等。
当然,这是T-1的水准和配备,届时天津丰田将拿出怎样的绝活,还有待“以观后效”。
但无论怎样,这是值得我们关注和期待的一款车。从商业使用价值而言,世界公认的在经济型轿车领域独领风骚的丰田公司,现在终于有机会将她的“中国处子”作品,呈现给她的专属“读者”———广大的中国家用普及型轿车消费者。从社会经济层面而言,这款车的涵义更远远超出了其商品本身。它是一个象征和转折———在中国汽车工业的自我开发能力还很嬴弱之时,中国百姓也可以体验到全球经济一体化奉献的一顶“上帝”桂冠———只要百姓有钱有需求,好东西自会送上门来。